在高速行车时,长途出行避免不了高速路,日常高速行车推荐使用经济模式。
此模式着重于燃油经济性,通过发动机和电机的合理配合,让发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燃油经济区。在需要超车和加速时,电机才会切入辅助。但由于DMI单档的结构特点,高速行车是DMI系统相对较尴尬的工况。
当电池电量不足时,亏电高速出行时应注意电池剩余电量,驾驶风格激进的车主可以选择运动模式,该模式将使动力系统输出处于最大状态,响应迅速,但燃油经济性较低。动能回收模式建议统一设置为标准模式,以防止高速情况下松油门产生强烈的拖拽感,影响后排乘客舒适度。
在城区用车时,如果目的地有充电条件且距离在10公里以内,车辆电量处于15%-25%之间时,不妨使用强制纯电动模式,直接开到目的地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但电量小于15%之前,车辆将一直使用电池供电。城区路况是DMI系统最擅长的领域,推荐使用纯电模式,该模式下车辆只会使用纯电行驶,只有在电量低于25%时发动机才会介入智能保电,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城区用车为获得良好的驾乘体验,建议动能回收设置为标准模式。
在快速路行驶时,速度一般会超过60km/h,推荐使用经济模式,该模式下如果长时间处于高速状态,发动机会视情况介入直驱。此模式在取得车辆性能均衡的同时,可快速行驶且不会让电池处于亏电边缘,防止亏电严重时发动机发电噪声影响驾驶舒适性。如果你特别在乎燃油经济性,可以使用经济模式,特别是110km纯电续航版本的车型电量充足时推荐使用。动能回收同样建议设置为标准模式。
在山路爬坡时,要求车辆有充足的动力储备和灵敏的油门响应。特别是青藏高原长大坡道爬坡工况,建议开启智能保电模式,设置较高的智能保电。山区充电条件匮乏,道路情况复杂,此时dmi工作逻辑绝大部分会使用电机,因此需要将智能保电设置到70%以上,最好在旅馆把电充满。
在长大爬坡时,保电效果有限,且受高原氧含量影响,发动机功率发挥会受到一定限制。当到达山顶后,下坡时建议将动能回收设置为较大模式,让车辆一路拖拽下山,将动能最大回收到电池中,大幅降低制动盘过热的情况。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的用车场景选择合适的模式搭配,可以极大提高长途出行的燃油经济性和驾乘舒适性。未来,希望汽车制造商能够开发出更人性化的智能模式选择,让车辆根据路况和地点自动选择最合适的模式,这可能是智能汽车发展的方向。
在节假日出行前,车况检查至关重要。要确保车辆在长途旅行中保持最佳状态,避免途中出现故障,影响出行安全。以下是八个重点检查项目: 首先,检查轮胎。轮胎是车辆行驶的关键部件,务必检查胎压是否充足,是否有鼓包、裂纹或侧面损伤,以及轮胎的磨损程度。
长途出行时,为了确保行车安全与舒适,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物品。首先证件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行驶证、驾驶证、身份证等,这些证件在开车时是不可或缺的,车上还要有保险凭证和车辆的合格证等,以避免在开车过程中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其次,电动充气泵也是长途
长途自驾游是一项令人期待的活动,但在出发前,您需要确保车辆和物资准备妥当。首先,请检查车况,包括轮胎、刹车片、灯光和各种油液。做好这些检查可以有效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故障。另外,您还需要准备一套应急工具包,以应对突发情况。 除了检查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