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E级并非全系四驱,其驱动形式多样,包括前置四驱和前置后驱,具体配置因车型而异。
部分奔驰E级车型搭载了4MATIC全时四驱技术,这种技术基于后驱平台,通过优化前后桥扭力分配来提高操控性和驾驶安全性。在正常行驶状态下,前后桥的扭力分配为45:55,当遇到特殊路况时,该系统可自动调整至70:30或30:70。
奔驰4MATIC全时四驱技术在第五代E级车型上首次应用,最初旨在提升驾驶安全性。早期版本采用了可锁止的中央和后桥差速器,包含两套电控离合器,能够实现多种驱动模式。1999年起,4ETS差速保护系统与4MATIC一起应用于轿车,显著提升了整车稳定性。第二代4MATIC采用了开放式差速器,并结合4ETS系统,进一步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进入第三代,奔驰采用行星齿轮式中央差速器,并引入电子辅助系统,实现了40:60的驱动力分配。而目前,奔驰E级配备的是第四代4MATIC技术的升级版本,基于行星齿轮式中央差速器,通过电控多片离合器进行前后轴动力分配,并配备电子牵引力系统。
奔驰E级四驱版车型还配备了一些独特的配置,如自适应悬挂系统,这是长轴距E级的标准配置,可以自适应调整减震和悬挂设置,确保驾驶舒适与平稳。另外,带可调阻尼系统的直控悬架可以根据行驶状况自动调节减震器,提升驾乘体验。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车尾或车侧的四驱标志来区分奔驰E级四驱车型。
奔驰4MATIC四驱系统的关键在于4ETS差速保护的限定技术。当车辆行驶过程中某个车轮打滑时,行车电脑会通过ABS系统限制打滑车轮,从而确保车辆稳定前行。与奥迪A6L和宝马5系的适时四驱系统相比,奔驰E级采用的全时四驱在应对复杂路况时更为稳定。然而,全时四驱系统在燃油经济性上相对较低,油耗可能会高于宝马5系和奥迪A6L,且在前后扭矩分配方面也略逊于quattro和xDrive系统。
总的来说,奔驰E级提供了多种驱动形式供消费者选择。全时四驱技术赋予了车辆卓越的操控性和安全性,独特的配置也提升了驾乘舒适度,但燃油经济性稍显不足。而前置后驱车型则具备其独特的优势,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驾驶习惯和预算等因素,综合考量并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奔驰E级轿车配备有两个电瓶,以满足车辆不同电气系统的需求。小电瓶位于大灯开关后面,为了查看和更换,需要拆卸仪表左侧板。而大电瓶则安装在发动机舱的右后方。这两个电瓶的位置设计合理,便于车主和维修人员进行维护。 具体来说,小电瓶靠近驾驶舱,这样
奔驰E级加装电动尾门的费用在4S店大约为5000元左右。这项改装为车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通过电动或遥控的方式可以轻松开启和关闭尾门,省去了手动操作的麻烦。 具体而言,车主可以通过按下车内的按钮或使用遥控钥匙来实现尾门的自动开启。同样地,按下
奔驰E级与奔驰S级虽然同属奔驰品牌,但在外观设计、内饰配置、动力性能、科技配置以及价格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首先,从外观设计来看,奔驰S级作为旗舰车型,其外观更加大气、豪华,车身线条流畅优雅,每一个细节都彰显尊贵。而奔驰E级则更注重年轻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