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将围绕这些问题,以唐DM为样本,探讨比亚迪是如何将手机功能引入汽车的:
在比亚迪唐DM上,用户可以通过应用市场下载任何安卓手机上的应用程序,而无需进行二次开发。这种方法大大节省了开发时间和成本。
从硬件角度来看,车规级电子元器件的局限性严重制约了信息娱乐系统的发展。在汽车厂商的产品规划过程中,工程师们经常因为缺乏车规级的元器件而拒绝开发某些功能。例如,70寸的超窄边框液晶电视已经逐渐普及到家庭,但为什么汽车的中央控制屏仍然无法达到这样的尺寸?即使在一些昂贵的车型上看到超大屏幕,其功能也相对匮乏,仅仅作为外观的装饰。这与车规级电子元器件的性能要求有关。
汽车在露天停放时,车内温度可能会瞬间飙升至60度以上。汽车内部是一个密闭的空间,就像温室一样,温度变化非常剧烈。此外,汽车需要在零度以下的温度和零下40度的低温下正常工作。因此,汽车上的每一个零部件都必须能够承受这样的温度范围。
车规级电子元器件还必须具备防尘、防震、电磁兼容等复杂性能要求,使用寿命要超过10年几十万公里。这就导致车用电子器件的性能永远落后于消费电子元器件。
特斯拉是汽车业内第一个敢尝试将消费级零件用于汽车的厂商。特斯拉的中控台拥有超过17寸的超大液晶屏幕,而当时其他汽车厂商还在使用7寸屏幕。特斯拉之所以敢这样做,是因为他们选择了消费级屏幕而不是车规级屏幕。这种做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因为消费级屏幕可能在极高温或极低温的情况下失效。
如今,车规级屏幕已经越来越大,很多供应商都能提供超过15寸的大屏。因此,制约车内信息娱乐系统发展的瓶颈已经不再是屏幕大小,而是车载操作系统和车辆安全性。
比亚迪在唐DM上使用了消费级的安卓操作系统,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安装任何手机上安装的应用程序。虽然这种方法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但它让用户能够全功能地使用微信、优酷、爱奇艺等应用,从而淘汰掉在车内使用手机的习惯。
如今,车载娱乐系统已成为用户购买汽车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当车内信息娱乐系统实现互联网化后,用户在整个产品使用周期中会产生巨大的粘性以及增值服务的需求。比亚迪DiLink的这种策略非常大胆,但无疑将成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