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多地的暴雨天气导致许多城市开启“看海模式”。为了帮助车主在涉水驾驶时更加安全,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于涉水驾驶的误区与正确操作方法。
误区一:水没过排气管会被吸进发动机造成熄火甚至损坏。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发动机排气压力足以将倒灌入排气管的水喷出。实验表明,水非但不会导致熄火,只会对三元催化器产生影响。
误区二:涉水时要大脚轰油。这种做法完全没有必要,只需用怠速涉水即可。
误区三:涉水高度取决于电气设备高度。实际上,市区的涉水路段一般较短,车辆电器及电控系统短时间与水接触并无大碍,因为车载电控部件都具有防水保护措施。
涉水行驶三原则是:“一看、二探、三通过”。涉水前切忌鲁莽,做好准备工作很重要。
一看:观察其他车辆通过情况,了解水深,对比车辆通过情况。
二探:如果没有其他车辆提供参照,需要借助雨伞、路边的树枝或参照路边树木绿化带来估算水面深浅。如果水位没过轮胎1/2时,就要慎重冒险。
三通过:开车时要慢速行驶,使用最低挡位,保持高转速,匀速通过。行驶过程中,要与前车保持距离,避免并排行车,注意避让对面来车。
车辆万一在水中熄火,不要尝试再次点火。最可靠的办法是依靠外力将车辆移动至安全的地方。对于配有自动启停功能的车辆,要关闭自动启停功能,以防止车辆在水中行驶时发生熄火而自动启动的现象。
总结:涉水驾驶需要谨慎,多学习一些驾驶技巧显然是很有必要的。
在驾驶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涉水路段。特别是在雨季,城市内涝和乡村道路积水时有发生。如果涉水行驶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车辆熄火、损坏,甚至危及驾驶者和乘客的生命安全。而“慢过水快过沙”这句驾驶口诀,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安全指引。下面,我们
在车辆通过水路段时,务必在涉水前、涉水过程中和涉水后注意诸多安全事项,以确保行车安全。 在涉水前,首先要观察路况,判断水位高度,了解水流速度和方向。建议关闭自动启停功能,并检查车窗和天窗是否紧闭,避免水进入车内。如果水位超过轮胎三分之二以上
随着夏季暴雨天气的频繁出现,许多车主在驾驶车辆通过积水路段时可能会遇到困难。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实用的涉水驾驶技巧,帮助车主们应对紧急情况,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于涉水驾驶的误区和正确操作方法: 误区一:水没过排气管会被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