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当无人驾驶汽车驶入广州疫情?

2024-01-24 10:28 发布

当无人驾驶汽车驶入广州疫情封闭小区,成为了这场「战疫」的新武器。文远知行、百度、京东、小马智行、亿航等企业陆续将无人车或无人机投入到了疫情管控区域的物资运输中。这些无人驾驶车辆无需配备安全员,而是通过 5G 云代驾等方式远程操控,实现了「真无人」配送。其中,文远知行的 Mini Robobus 最多可乘坐 10 人,载重 1.2 吨,行驶速度可以达到 40 km/h。在疫情隔离区域的无人配送效率上,相比小型无人配送车有了明显的提升。

无人驾驶小巴上,没有安全方向盘、油门、刹车等传统汽车的配件,感知主要依靠车辆四周搭载的 4 颗激光雷达。这些无人驾驶车辆已经开始实现无人接触配送,为封闭区域的市民提供了无接触的配送服务。疫情过后,这些无人驾驶车辆也许会成为日常的交通工具。

然而,现阶段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商业化前景并不乐观,成本、技术、法规是横亘在自动驾驶商业化前面的几座大山。无人驾驶技术可处理 90%的常规路况,然而剩下 10% 却要花 90% 时间来解决。此外,车辆也很难能完全自主应对所有路况。考虑到自动驾驶汽车的责任问题,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无人驾驶技术在疫情期间作出了不少贡献,但在实际的使用体验还有不少不太令人满意的地方。无人驾驶车辆的体积较小,搭载货物的数量有限,时速在 5-15 km/h 左右,仅相当于人慢跑的速度,配送的效率明显不如一般的货运车。此外,无人驾驶车辆还需要配备安全员,而且可行驶的区域和路线有限,一般都在相对偏远的地区。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愿景是取代司机,减少运营成本,但成本、技术、法规等问题仍然需要解决。

MINI

疫情下,无人驾驶汽车成为了抗疫的新武器,但商业化落地仍需克服多方面的挑战。无人驾驶车辆需要解决复杂的路况,成本高昂,技术仍需大量行驶数据训练。政策法规也需放开,让无人驾驶车辆在大规模商用上落地。未来,无人驾驶车辆是否能成为日常交通工具,仍需时间和努力。

相关车系

MINI
4.43
MINI
最低售价:23.38万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