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2025-10-05 08:42 发布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或救助义务,驾驶肇事车辆或遗弃肇事车辆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无论是否构成犯罪,肇事逃逸者都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并构成犯罪,肇事者将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并且其机动车驾驶证将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此外,交通肇事逃逸者将被终身禁止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进一步明确了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即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驾驶或遗弃车辆逃离现场,或者潜逃藏匿的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极为严厉,不仅可能导致刑事责任的追究,还可能被吊销驾驶证,并且终身不得重新考取。因此,我们应当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立即报警,切勿逃逸。一旦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将面临更为严重的法律后果。

在此,我们呼吁大家要遵守交通法规,文明驾驶,确保道路安全。不要因一时疏忽或逃避责任而将自己置于法律风险之中。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