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半年内首次违章的新交规是什么?

2025-10-05 08:21 发布

首违半年不处罚。

首违警告是每年一次的机会,第二次使用首违警告需要间隔12个月。例如,车主在2021年5月1日收到了首违警告,免除了本次的扣分和罚款,那么车主需要等待12个月之后,也就是2022年5月1日之后,才能再次使用首违警告。在这期间,如果出现扣分和罚款,车主需要正常到交警大队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违章行为都适用首违警告政策。一般违法行为,如车辆闯红灯、压线、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且罚款金额在500元以下,才能使用首违警告政策。如果是酒驾醉驾的违法行为,是不能使用首违警告的,车主将被当场直接处罚。

符合首违警告的行为有七种轻微交通违法行为,例如开车时没有关好车门,或者在车身上喷涂广告等。这些行为在轻微且没有造成危害的情况下,可以免于处罚。当然,这也需要满足一些前提条件:违章情节轻微,危害性不大,且不适用于罚款扣分的交通违章行为。这些行为本质上属于警告处罚。

第二个条件是没有造成严重的影响道路或者安全隐患。第三个条件是之后要及时改正。如果符合这三个条件,这七种轻微违法的行为将不会受到处罚。对于十种一般交通违法行为,首次违法是可以免除处罚的,只是处于警告状态。

首违警告可以通过安装使用交管客户端或到就近交通违法处理中心等线上线下两种方式进行处理。首违警告是指对未造成交通事故或者交通拥堵,且本次交通违法发生前半年内,车辆和驾驶人在本省没有交通违法记录、以往交通违法均已处理的,可以给予警告。现场执法时,因网络等原因无法核实是否属于半年内首次违法、以往交通违法已处理的,按照首次违法作出警告。

首违警告免除的是罚款和扣分,但还是要处以警告处罚。机动车所有人在申请了一次首违免罚后,需要保持24个月该机动车在本市无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录,才可以再次申请首违免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