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市场,比亚迪唐的售价超过了大众途锐,这引发了大家对于这两款车型的讨论。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还有必要购买进口途锐吗:
途锐确实是一辆非常有竞争力的车型,其品牌知名度虽然一般,但综合实力可以媲美奥迪Q7等豪华品牌同级车。途锐在德国本土市场有两个配置,一个是3.0T-V6引擎搭配8AT变速箱的汽油版,另一个是2.0T版本,不过后者并未在本土市场销售。3.0T-V6版本的本土售价低于50万人民币,而唐在欧洲市场的售价则高于途锐,这给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途锐的3.0T-V6引擎拥有250kw/450N·m的动力储备,这个数据看起来不错,但实际上它的最大扭矩还不如途昂或揽境的2.5T-V6,所以动力表现一般。其百公里加速时间约为6秒左右,这在燃油动力中大型SUV中算是不错的成绩。不过,途锐的尺寸为4878*1984*1686mm,轴距2899mm,与唐的尺寸相当。所以,空间和动力都不是途锐的卖点,至于设计,新款途锐看起来就像放大号的途观L,因此这一版本有些弱,不适合与唐进行对比。
途锐还有4.0T-V8柴油版,这是其真正的精髓所在。该版本的动力参数为310kw/900N·m,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4.9秒,性能非常强大。此外,柴油机的油耗较低,平均油耗不到17L/100km,城市道路的耗油量才二十多升。这款车型的变速器是爱信精机的AT变速箱,虽然没有特别突出,但也足够可靠,只是换挡顿挫感稍显明显。
途锐4.0T-V8柴油版在德国本土市场的售价折算后不到70万人民币,与唐DM-p相比价格差距不大。唐DM-p搭载1.5T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虽然排量较小,但动力储备高达462kw/906N·m,扭矩超过途锐的4.0T柴油版,功率更是领先152kw。唐DM-p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4.3秒,性能绝对领先。
唐DM-p之所以能在使用1.5T发动机的情况下实现如此强大的动力,得益于其装备的前后双电机,仅电动机的功率就高达360kw/675N·m。唐DM-p的动力在全模式下都能领先,无论是纯电动模式还是混合动力模式。第四代DM系统在时速80km/h以内主要依靠电动机驱动,时速超过80km/h后才让1.5T内燃机辅助驱动。这种驱动模式不仅带来了强劲的动力,还提升了能耗效率。
电动机的效率远超内燃机,使用电动机驱动车辆更节能。在混动模式中,内燃机主要作为增程器,以中低转速稳定运转,转化出的电能足够电机驱动车辆。在高速区间,电机驱动为主,内燃机辅助驱动,全速域的油耗都很低。真实道路测试中,唐DM-p的油耗仅为7.31L/100km,即便是在激烈驾驶的情况下。此外,唐DM-p支持215公里的纯电驾驶,日常通勤时,电动机没有噪音,停车用空调不需要启动发动机,车辆还可以对外放电,放电功率高达6kw。
唐DM-p的智能配置非常丰富,而且在驱动系统复杂且配置丰富的情况下,百车故障率还低于途锐。唐DM-p的四驱系统由前后双电机组成,没有分动箱、差速器、限滑差速器等复杂的机械耦合结构,这大幅降低了故障率。
比亚迪的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前后桥的扭矩动态分配,类似于托森差速器,但最高极限可以给车轮施加“负扭矩”,分动比例远超托森差速器。配合dTCS的专用牵引力控制系统,唐DM-p能够在冰面上稳定驾驶,无需防滑链。途锐的主要卖点是托森差速器的Quattro四驱系统,但与唐DM-p相比,差距明显。
综合来看,唐DM-p在动力、能耗、智能配置和四驱系统方面都全面领先于途锐。途锐在中国市场的主要卖点只有一个字:贵。
比亚迪唐的蓄电池位于发动机前舱内,采用的是瓦尔塔品牌的蓄电池,规格为12V、72Ah、CCA700A。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蓄电池出现电量亏损或漏电等问题,应及时更换,以避免车辆启动困难或车内电力供应中断。 关于比亚迪唐的蓄电池使用和维护,
比亚迪唐新能源是一款非常出色的车型,它在外观、动力、空间、续航、内饰和配置等方面都表现得相当出色。 在外观方面,比亚迪唐新能源以其大气且有辨识度的设计而著称。车身线条流畅,整体气质独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采用了中国文化元素,车身采用了贯穿
自2015年以来,比亚迪唐系列车型确实经历了一些更新,但总体上,它并没有进行一次彻底的换代。底盘的设计和架构沿用了早期的版本,而主要的变化集中在外观和内饰方面。 具体来说,虽然比亚迪唐的外观和内饰在近几年内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改进,但是其核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