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在国内被视为豪车、神车,但随着市场竞争和技术革新,我们有机会揭开其真实品质。拆解一辆全新宝马3系后,发现其设计特点和成本控制策略:
前部防护结构篇:新3系的前部防护结构设计得很有逻辑,错落有致,有条不紊。宝马前部水箱框架设计的独立加强杆,采用铝合金材料,共4根,形成菱形视觉效果。这种设计在发生低速碰撞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保护水箱。泡沫缓冲层位于主防撞梁上方,用于低速碰撞,取下后可见宽大的铝合金主防撞梁。铝合金材料成本高,质量轻,吸能效果好,但低端车型很少使用。
新3系前部的吸能盒隐蔽,没有压溃诱导槽,但主动弹起式机舱盖设计精密,降低了误报率,但维修成本高。车头两角处设计了特殊的金属加强框,提升了碰撞时的安全性。行人腿部防卷入装置可以减轻行人的伤害,但其作用仍有待验证。
后部防护结构篇:后部防护结构没有采用大量铝合金材料,而是使用了树脂外壳,起到固定杠皮的作用。防撞梁宽度较广,但没有吸能作用。尾部线束防护不足,碳罐设置在尾部一角,但位置并不理想。钢制主防撞梁在树脂外壳内,吸能盒设计了压溃诱导槽,但有喷漆工艺瑕疵。
前翼子板及发动机篇:宝马新3系采用了“SYNTAK协同热升舱技术”,但实测后发现与传统隔音棉并无明显区别。发动机舱防火墙区域的防火隔热棉也同步取消了。虽然发动机舱防火墙区域的防火隔热棉也同步取消了,但这种技术并未真正提升隔音效果。前翼子板内没有空腔吸能结构,也没有设计隔音棉,钣金胶涂抹随意。
车门结构篇:车门设计并不厚道,没有激光焊接,喷漆工艺有瑕疵。车门框的点焊工艺一般,隔音棉安装不讲究,内装件集成的东西多,但防护薄弱。前门没有加强筋,主防撞梁斜置角度低,结构也不符合德系车标准。后门加强筋和弓形防撞梁出现,前后门区别对待。激光焊接门框是豪华车标配,但新3系采用点焊工艺,焊点密度低。
车顶/地板结构篇:车顶内饰板没有隔音棉,车顶线束防护廉价,金属车顶没有止震贴,加强件仅有一个。地板下覆盖再生棉,线束裸露,防护水平低。这与40万元的豪华车定位不符。
底盘/悬挂篇:底盘设计是豪华车的优势,新3系底盘平整,防护到位,但护板结构复杂,维修困难。前悬挂零部件是铝合金材料,但后悬挂零部件使用普通钢材料,成本低。底盘前部护板多,维修不易。
综合评分解读篇:根据拆解评分,全新宝马3系得分为60.3分,距离满分100分相去甚远。丢分项主要在线束防护、隔音止震、车门内层钢板缺失、车顶无加强等方面,但铝合金前杠、车门防撞梁、底盘防护是其高分项。总体来说,新3系白车身材料强度表现一般,整车没有出现铝合金外蒙皮,在很多方面都是以降低成本为优先。
尽管新3系在一些方面表现不错,但其成本控制策略导致安全评分难以提升。宝马需要在成本和品质之间找到平衡,以满足消费者对安全的需求。
在本次的拆解安装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宝马后视镜的设计和安装过程。首先,我们从拆卸开始,仔细拆解了后视镜的各个组件,包括镜片、镜框和调节装置。拆解过程展示了宝马后视镜内部精密的结构和高质量的制造工艺。 接下来,我们对拆解后的后视镜组件进行了详细
雷克萨斯ES的拆解工作终于来到了最后阶段,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几处较为棘手的拆卸位置,特别适合那些喜欢自己动手DIY的朋友们。 首先,我们需要拆卸的是车门。车门的拆卸步骤相对复杂,需要小心地拆除门把手、门锁等附件,以免损坏零件。在拆卸过程中,
为了深入了解利亚纳A6车门侧板的拆解过程,我们首先需要准备一些基本工具,如螺丝刀、撬棒等。这些工具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拆卸车门侧板,确保拆解过程顺利进行。 在拆卸车门侧板之前,我们需要注意安全问题。确保车辆已熄火,断开电源,以避免任何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