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探讨车身各部位尺寸的进化和流体力学的进步,深入解析KeenLook设计是如何在这款亚太战略小车上完美诠释的。
威驰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变得更大、更美。尤其是车身尺寸的进化,是改款的一大重点。根据车型定位,小型车可以分为SML-L和SML-H两种车身尺寸,前者为较小的尺寸,后者为较大的尺寸。过去的Tercel威驰属于SML-L级别,而新一代威驰则是以SML-H的格局进行设计,气势上远胜同级别对手。
与旧款相比,新一代威驰的长×宽×高分别为4,410×1,700×1,475mm,长、宽、高分别增加了125mm、10mm、40mm,轴距也从2,500mm增加到2,550mm。这些改进不仅使新一代威驰外观更为修长、气派,也提供了更宽敞的车内乘坐空间。
新一代丰田在导入KeenLook家族化设计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流体力学的概念。全新威驰在外形设计上应用了多项导流技术,如艇型车顶空力设计,通过波浪形设计让车顶的气流更加平稳。后视镜与尾灯上的空力稳定鳍片则提升了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风切音阻绝效果也更好。这些细节使威驰的风阻系数大幅降低至0.28Cd,这是小型轿车设计上的重要突破。
风阻降低带来了更出色的油耗表现,并且在操控稳定性和车内隔音品质方面也带来了显著的改善。
在外观设计上,威驰采用了新一代KeenLook家族化风格,显得霸气且精致。头灯与水箱护罩相连的设计,与第11代卡罗拉相似,但威驰的设计层次更为丰富。中央厂徽采用非镂空式设计,形成仿人形的鼻状造型;高亮度晶钻头灯采用多边形设计,通过锐角传达出明确果断的意象,使整体造型更加炯炯有神。
KeenLook设计的另一大特色是倒梯形下气坝,在新一代威驰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车牌框将气坝一分为二,线条简洁有力;两侧雾灯框采用直立造型,搭配线条俐落且向外扩张的轮拱,达到降低视觉重心的效果,给人更加安心的感受。
威驰的车侧特征同样明显,从车顶至后挡与行李箱盖形成一道流畅的轮廓,侧边板件以锐利的摺痕向车尾延伸,车门下部也做出立体化造型,使车侧看起来充满力量感。高规车型还配备了新设计的15寸8辐式铝合金轮毂,进一步增强了动感和跑格。
来到车尾,威驰的大器美学更为突出。宽阔的行李箱盖与向两侧延伸的尾灯,构筑出豪华的视觉感受。原厂在细节上也十分注重,如车身同色牌照框饰条、红白配色的晶钻尾灯组、以及位于车顶的欧风短天线等,使车尾看起来更加协调。
至于后雾灯组,则被安排在后保险杠下方两侧,不仅减少了对后方车辆驾驶者产生的刺眼感,也增添了一份动感和利落。
在车色选择方面,新一代威驰除了提供受欢迎的极光银、雪貂白、檀木黑、云河灰外,还新增了一款星空蓝涂装。无论何种颜色,都能完美呈现车身线条和钣金摺痕等丰富的光影变化。
全面升级的尺码加上流畅利落的车身曲线,将小型轿车的朴素感一扫而空,注定成为万人迷。
随着公众对健康和安全意识的提升,驾驶时吸烟的行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约束和反对。这可能是促使汽车制造商减少或移除点烟器配置的原因之一。此外,某些地区对车内吸烟的严格法规也可能影响了汽车制造商的装配选择。 除了法规和健康因素外,车企设计理念的转变
特斯拉的前舱设计有一个储物格,这似乎是一个独特的设计,那么为什么国产汽车却很少采用这一设计呢?其实,这里面大有学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储物格在汽车设计中的作用。储物格可以为乘客提供一个存放物品的空间,使他们可以轻松地将随身物品存放在车内,
宝马5系以其标志性的设计语言备受瞩目。其修长的车身线条流畅且充满力量感,与新7系的车头设计相呼应,大大提升了整体的档次感。而535车型尾部的双侧双管排气筒设计,更是突显了其运动基因。 然而,对于用户来说,更为关心的则是手刹的具体位置。在宝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