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宝马3系取消后防倾杆的话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详尽的测试,从绕桩、赛道到麋鹿测试,以全面评估后防倾杆的性能和影响:
首先,我们从德国购买了一套适用于G20、G28的原厂后防倾杆,并分别对325Li和330i车型进行了全面测试。测试项目包括绕桩、赛道和麋鹿测试,通过P-BOX设备读取横向G值和速度等数据,分析后防倾杆在有和无时车辆状态的差异。
在绕桩测试中,我们发现后防倾杆能够显著提升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安装后防倾杆后,车尾的跟随性更好,车身姿态也更稳定,特别是在高速弯道中,车尾的动态反馈更为迅速,增加了沟通感。
赛道测试结果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虽然圈速并没有显著变化,但在高速弯中,车尾的跟随性有了小幅提升,悬架一侧压缩过程更快,让驾驶员能够更好地感知车辆状态。整体上,安装后防倾杆后,车尾的整体感更好,但原厂偏软的悬架支撑性并未有太大改善。
麋鹿测试中,我们发现后防倾杆对车辆的侧倾角有积极影响,侧倾角减小幅度更为显著。然而,对于日常使用来说,侧倾角的变化并不明显,几乎感受不到差异。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台架测试,通过模拟日常使用的路面情况,测试车辆在有无后防倾杆情况下的侧倾角变化。结果显示,侧倾角的变化有一定区别,但都处于非常低的范围内。
总的来说,安装后防倾杆确实能让车尾的动作产生一定的变化,尤其是在极限驾驶状态下,能够较为直接地感知到车尾跟随性发生的变化。但对于性能的提升微乎其微,日常使用对于舒适性没有丝毫影响。
如果您想要更为直接的操控,恢复后防倾杆的作用,可以选择安装原厂备件。但整体提升并不明显,如果配合避振器更换,并进行针对性调校,悬架运动性能的变化会更加直观。
最后,我们针对330i车型的测试结果也出乎意料。虽然在极限驾驶情况下,安装后防倾杆后出现了大幅转向过度的情况,但对于整体可控性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建议在更换后防倾杆时,连同避振器一同更换,并进行细致的调校。

综上所述,对于长轴距车型而言,安装原厂后防倾杆整体变化有小幅提升,标准轴距车型则需谨慎考虑,因为安装后防倾杆后,在极限驾驶情况下会出现非常明显的转向过度情况。
在智能方面表现出色的问界M7,却在底盘和驾驶表现上有些力不从心。近期,有媒体对问界M7和岚图FREE进行了全面的动态对比测试,涉及零百加速、百零制动、弯道测试、麋鹿测试等多个环节。今天,我们将重点探讨这两款车在底盘功底上的测试表现。 首先来
布加迪Bolide是一款仅供赛道驾驶的超级跑车,无需遵守道路规则,如排气标准和碰撞标准等。然而,对于这种速度可以达到400km/h的汽车来说,赛道驾驶绝非儿戏。其碳纤维单体壳底盘不仅符合FIA国际汽联的安全标准,还提供了卓越的性能和稳定性。
捷途旅行者的底盘强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测试,这些测试方法可以直观地评估底盘的坚固性和稳定性。首先进行路感测试,在碎石路、坑洼路等复杂路况下行驶,感受底盘传递上来的震动和反馈。如果车内人员能感受到清晰但不过于强烈的震动,说明底盘的滤震能力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