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概念车的研发成本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这个成本会因车型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
例如,奔驰X级皮卡概念车的研发费用由奔驰商用车部门投入了近10亿欧元,这是基于与雷诺Alaskan和日产Navara相同平台开发的,即便如此,投入也十分庞大。
过去五年,奔驰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共达105亿人民币,主要集中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2023年,奔驰全球研发投入达到780亿人民币,这样的投入规模体现了奔驰对创新和未来技术的高度重视。
再如卡塔尔皇室打造的奔驰royale600,其研发成本约1亿人民币,基于奔驰w222S级车型改造,动力采用S558的V8引擎,拥有450匹马力,外观极为霸气高端。
全新奔驰CLS的研发费用也达到了10亿欧元,专业测试里程长达1万公里,展示了奔驰在高端车型研发上的强大实力。
奔驰300SLRUhlenhautCoupe则以1.35亿欧元的价格刷新了世界汽车拍卖成交价纪录,搭载3.0升八缸发动机,马力达到302匹,极速可达290公里/小时。
奔驰为研发旗下首款高端皮卡车型XCLASS投资了数以亿计的欧元,并推出了城市版和越野版。总之,奔驰概念车的研发成本因车而异,但其投入都是为了保持领先,推出更多创新车型。
奔驰概念车的悬挂系统也进行了诸多改进。例如,奔驰EQC4x4²概念车的车轮位置远低于车轴心,离地间隙从EQC4004Matic的140毫米增加到293毫米,比奔驰G级还高58毫米,配合285/50R20轮胎,越野能力非常出色。
CLA级概念车的后轴及电池相关结构组件、悬挂组件采用仿生工程技术,实现部件轻量化,同时保证结构强度和碰撞刚性不变。
未来,奔驰有望采用玻纤强化的聚合物弹簧,簧下荷重大约可减少75%,大幅提升车辆操控反应,节能环保,对电动车增加续航里程也很重要。
奔驰概念车悬挂系统的改进显著提升了舒适性,能根据不同路况和驾驶模式自动调节硬度和高度,有效过滤颠簸。
行驶高度调节功能得到强化,驾驶者可手动或自动控制调整车身高度,高速行驶时降低车身减少风阻,越野时升高车身增加通过性。
自适应阻尼调节功能优化了实时感知车辆行驶状态和路面情况,自动调整阻尼力,提供恰到好处的支撑和减震效果,提高驾驶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
负载平衡功能改进了车辆负载变化时的自动调整,保持车身水平,确保操控性能和稳定性。
新一代奔驰悬挂系统还与驾驶模式选择相结合,适应不同驾驶需求,提升整体操控性能。
奔驰首款概念超跑阿凡达,全球独一无二,售价惊人,高达2亿美元。这款概念车不仅代表了奔驰在超跑领域的创新和突破,更是将未来科技与豪华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阿凡达的外观设计独特,采用先进的空气动力学原理,车身线条流畅,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
这款奔驰Ener-G-Force概念车在洛杉矶设计挑战赛中脱颖而出,不仅以其创新设计吸引了众多目光,更展现了奔驰设计师对未来警务巡逻车的独特见解。Ener-G-Force概念车不仅融合了警用车的设计理念,还融入了环保科技,展示了奔驰在创新设
奔驰概念车的造价因多种因素差异较大,具体取决于车辆的设计、配置和独特性。例如smart精灵#5作为概念车量产预计价格在25万左右。而奔驰CW311概念车量产的IsderaImperator108i如今拍卖价格在59万至83万美金之间。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