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脚刹的调松紧可以通过调节刹车踏板下方的螺母来实现。
现在多数汽车的卡钳与刹车盘或领蹄与刹车鼓之间的间隙是自调试的,无需人工调节。然而,如果需要调节手刹或脚刹的松紧度,可以通过排空气来解决问题,车辆通常也有调节单元进行调节。
如果脚刹行程过松,可以尝试调节脚刹踏板下方的螺母,将行程调至正常范围。如果脚刹太松,可能是因为刹车盘变薄、卡钳锁不死轮胎等问题,这时没有合适的调节方式,需要更换刹车盘。
在调整车辆的软硬制动效果时,可以先点燃车辆,手动挡在N档,自动挡在P档,拉上手刹(若已拉则不动),用力踩刹车踏板到底再松开。
以天籁为例,如果脚刹松了,先安全停放车辆并松开脚刹驻车制动。若制动钢丝松弛,可以调紧螺丝。找到脚刹驻车制动器上的螺丝,用10号扳手拧松下面固定螺丝,根据驻车制动松紧调上面张紧螺丝,边踩边调,确定正确的松紧程度。
刹车的作用是降速或让车停止,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刹车片等的摩擦将车辆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减速或停下。车轮胎多久更换一次并没有固定的时间或里程标准,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
一般来说,家用轿车轮胎在3至5年或行驶6至8万公里后需要考虑更换。如果车辆经常在山地等恶劣路况行驶,轮胎更换周期可缩短到3年左右。判断轮胎是否需要更换,可以通过观察磨损程度。每个轮胎都有磨损标记,轿车轮胎磨损标记高度为1.6毫米,载重轮胎为2.4毫米。磨损标记和胎面平齐时,要更换轮胎。
轮胎受损,如出现胎面裂缝、鼓包、橡胶缺失、磨损不均匀、被化学品腐蚀、多次被异物扎到等情况,也需更换。此外,轮胎使用年限也是考虑因素之一,正常情况下轮胎寿命在5年左右,超过5年可能会变硬、变薄、磨损严重。即便轮胎磨损未到安全线,使用3到4年也建议检查更换。
轮胎制造日期在轮胎侧壁上有四位数字标注,前两位代表周数,后两位代表年份。日常使用中,养成检查胎压的习惯很重要,胎压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轮胎寿命。开车前要检查轮胎气压,确保接地面积均匀,减少不必要磨损。行驶中避免急停急刹,减少车轮磨损。隔两年对调前后轮胎可使磨损更均匀,延长使用寿命,但对调后要做一次动平衡。
总之,要综合考虑轮胎的磨损程度、使用年限、行驶路况、受损情况等因素,及时更换轮胎,保障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