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拥有接近5米的车长和3米多的轴距,但后排空间却十分拥挤。前排调整到舒适坐姿之后,后排的腿部空间几乎没有了。
对于花费20多万购买家用轿车的用户来说,这样的空间表现实在难以接受。因此,小米SU7L通过增加轴距80-100mm、车长突破5.2米,直接对标宝马5系、奔驰E级等行政级轿车。
SU7L的设计理念发生了转变,从简单的尺寸放大到满足用户需求的深度重构。SU7L通过轴距加长至3100mm左右,车长突破5200mm,显著增加后排空间。后门长度增加,C柱至车尾的溜背线条更流畅,既保留了运动基因,又提升了后排的头部空间。内饰方面,SU7L预计升级为五屏联动系统,后排新增两块小米Pad拓展屏,配合骁龙8295芯片实现无缝互联,满足家庭用户对智能化与娱乐性的需求。
然而,SU7L的加长设计暴露出小米汽车在高端设计语言构建上的惰性。SU7L与保时捷Panamera行政版在加长方式和细节处理上存在相似性,显示出小米在空间优化方面的模仿痕迹。Panamera行政版通过加长轴距,优化后排腿部空间,同时保持运动比例。SU7L的轴距加长幅度与Panamera接近,且采用相似的设计逻辑,导致两款车在侧视图中呈现相似的修长感。
更关键的是设计理念的趋同。Panamera加长始终围绕“运动豪华”双基因,通过可调空气悬架、后轮转向等技术平衡长轴距的操控劣势;而SU7L若仅通过加长解决空间问题,未同步升级底盘调校或动力匹配,则暴露出“为加长而加长”的功利思维。小米SU7L的加长设计虽在数据层面回应市场需求,但在细节处理和结构逻辑上仍需进一步提升。
总之,小米SU7L通过轴距增加和车长延伸,解决了后排空间局促的问题,但设计上的惰性和模仿痕迹仍需改进。我们希望小米汽车在后续的设计中,多一些原创和具有自己风味的设计,以满足用户对汽车空间和舒适性的更高要求。
在预算为81.49万的情况下,消费者面临的选择是国产的量产赛道车——小米SU7 Ultra,还是进口的性能怪兽——特斯拉Model S Plaid。这两款车型各具特色,但具体选择取决于消费者对性能和设计的偏好。 在设计方面,小米SU7 Ul
小米SU7与特斯拉Model3的对比,简直是精装房与毛坯房之间的差距。两者在多个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使得两者之间几乎没有可比性。小米SU7不仅在车身长度上,而且在配置上也明显优于特斯拉Model3。 在车身长度方面,小米SU7明显超过特斯拉
今天,我们带来了小米SU7的全面评测。首先从外观来看,小米SU7的前脸设计显得十分硬朗,让人一见难忘。配合精简的大灯设计,时尚感十足。该车配备了LED日间行车灯、大灯高度调节、自适应远近光和延时关闭等功能,提升了夜间行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