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问答logo
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酒驾如何判定?记者揭秘检测过程

2025-10-14 14:53 发布

深入河南唯实司法鉴定中心,采访相关专业人士,揭秘酒驾检测过程:

据国家标准《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规定,酒驾判定标准没有改变,但检测方法进行了优化。新标准不仅沿用了气相色谱法,还增加了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使检测结果更具科学性。

那么,喝多少啤酒、白酒会达到酒驾标准?喝酒后多久才能开车?记者了解到,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为饮酒驾车;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为醉酒驾车。

记者在河南唯实司法鉴定中心看到,鉴定人员将血样试管放入检测设备内,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通常2小时之内就可以出结果。鉴定人员会对样本进行平行样测试,以确保最终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在解释酒量大小时,鉴定人员指出,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依赖于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这两种酶在肝脏中起着关键作用。个人体质不同,酒量大小因人而异。通常,成年人喝1瓶啤酒或1两白酒,抽血检测结果就可达到酒驾标准。

此外,喝酒后多久才能开车?一般来说,饮酒后大约10分钟,酒精就会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1个小时到1个半小时达到最高峰。酒精在体内的降解半衰期大于6小时。因此,酒后驾车不会以司机的自我感觉作为评判标准,而是以人血液酒精浓度专业测试结果为标准。

最后,记者提醒,生活中有司机并没有喝酒,只是吃了点水果等却被查出涉嫌“酒驾”,这是怎么回事?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假性酒驾”。不过,上述“被酒驾”者不用担心,可以漱口间隔十几分钟再吹气检测,还可以申请抽血鉴定。总之,记住“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条原则,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都负责。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