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车轮的驱动力不仅取决于发动机输出扭矩和传动系速比,还受到轮胎与路面附着条件的限制:
当驱动力超过附着力时,车轮会滑转,特别是在起步和加速时,如果路面附着力较小,车轮驱动力常会超过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导致驱动车轮过度滑转。这不仅降低汽车驱动性能,加剧轮胎磨损,增加燃油消耗,还会大大降低汽车的操控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滑转率与附着力直接相关,理想的驱动车轮纵向滑转率应略小于最高附着系数对应的滑转率,即在0.05至0.30之间。驱动防滑控制系统通过控制车轮滑转率在这个范围内,从而提高驱动车轮的牵引力。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是在AB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ABS共用轮速传感器、控制机构和压力驱动元件等,但扩展了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功能,增加了节气门控制机构、ASR开关指示灯和ASR诊断系统等。其工作过程是:轮速传感器将驱动车轮和非驱动车轮转速转变为电信号传送给ECU,ECU根据车轮转速计算滑转率。
如果驱动车轮过度滑转,滑转率超出目标范围,ECU将综合参考由主、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传来的节气门开度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等因素确定控制策略,并向相应的控制机构发出指令,不断调整节气门开度和发动机输出扭矩,使汽车驱动车轮始终处于最佳滑转范围内。如果ASR系统某个部件发生故障,ASR诊断系统将通过仪表盘上的指示灯显示。
控制发动机输出扭矩、变速器传动比、差速器锁止控制和驱动车轮制动干预是实现驱动防滑控制的主要模式。例如,通过控制发动机输出扭矩,可以控制传递到驱动轮上的扭矩,实现驱动防滑控制。目前控制发动机输出扭矩主要有调节节气门开度、调节供油量和调节点火或喷油提前角三种模式。
调节供油量和调节点火或喷油提前角虽然响应较快,但会影响发动机和传动系的寿命,且排放恶化。差速器锁止控制可以充分利用各驱动车轮的附着力,但成本较高,影响操纵性和汽车转弯。驱动车轮制动干预是通过施加适度的制动力矩,减少驱动车轮的驱动力矩,从而控制驱动车轮滑转,响应时间最短,是最迅速的一种控制方式。
然而,研究与开发ASR系统还存在许多关键技术难题。例如,发动机节气门开度调节与驱动车轮制动干预的协调技术、道路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执行机构滞后处理技术、电子控制装置的抗干扰技术以及ASR系统的集成化技术等。其中,协调发动机和制动控制是关键,道路识别技术是难点之一。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需要提高传感器的精确度,减少执行机构的滞后,提高电子控制装置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推动ASR系统的集成化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在ASR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但仍需不断创新和改进。
对于汽车加速到100码要7~8秒算不算快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根据相关数据,国产10万元级别的车型百公里加速普遍在10秒之后,而装备高性能发动机的大众车型则基本上能达到9秒左右。因此,7~8秒的加速时间确实可以算作较快的表现。 百公里加速,
最近,特斯拉再次发表了令人瞩目的言论,宣称他们即将推出的第二代Roadster可以在静止状态下不到1秒的时间内达到60英里/小时的速度。这一言论引起了业界的质疑,有人推测,除了电动机,还需要类似于火箭推进系统的辅助。然而,让我们来看看目前已
加速g值是指汽车在加速过程中所达到的重力加速度单位。具体来说,它是衡量汽车从静止状态加速至100公里每小时所需要的时间。如果这个时间越短,那么对应的g值就越大。 通常情况下,g值约为每秒十米,它包括两种类型的加速度:侧向加速度和正向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