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区间测速是真的吗

2025-10-15 11:14 发布

区间测速的主要作用是监控车辆在这段路程中的行驶速度。它会记录车辆在起点和终点的行驶速度,并通过计算平均速度来判断是否超速。

换句话说,区间测速是通过计算行驶在该区间内的平均速度来判断是否超速,而不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地点拍照。

例如,在沿江高速北行的k66-k76区间,即西乡至福永路段,对行驶速度低于每小时60公里的车辆进行执法处罚。这种情况中,如果区间测速限速为120公里/小时,而在中间服务区休息时间过长,导致离开区间测速时显示速度为30多公里/小时,这种情况不会被处罚。

那么,区间测速是不是一直在监控车辆在区间内的所有速度呢?答案是否定的。区间测速只会在起点和终点拍照,如果平均车速超过限定速度,即使在起点或终点超速,也不会被处罚。所以,不要在起点和终点特意踩刹车降低速度,只需保持在行驶区间内的平均车速低于限定速度即可。

有人认为,只有在第一个测速点被拍到超速,才会被纳入监控范围。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大部分情况下,只要平均车速超过限定速度,就会被判定为超速行为。

在区间测速路段内,还会辅以定点测速、流动测速等设备进行监控。因此,不要试图通过不断变道来规避测速装置,也不要超速后在服务区休息来逃避处罚。

根据超速新规,小车在高速上超速未达20%的,不会被记分。但无论是否被记分,安全驾驶始终是最重要的。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