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作为本田旗下的豪华品牌,自80年代以来便致力于开拓北美市场。
2007年,讴歌MDX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标志着品牌在华的初步发展。尽管讴歌、雷克萨斯和英菲尼迪被并称为日本三大豪华品牌,但其市场表现在中国与美国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美国,讴歌年销量稳定在10万辆以上,是高端品牌的代表;然而在中国,讴歌的市场表现并不理想,销量平平,被归类为二三线奢侈品牌。
品牌档次并非固定不变,其衡量标准主要基于销量和市场定位。与奥迪、奔驰、宝马等一线豪华品牌相比,讴歌在中国被定位为二线豪华品牌。随着销量的下滑,讴歌的市场地位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尽管如此,讴歌的品质得到了广泛认可,在多个质量、安全和客户满意度榜单中名列前茅。2015年至2017年,讴歌连续三年获得IIHSTSP+评级,成为豪华汽车安全性能的领导者之一。
讴歌在中国市场的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是年轻人,其“专注驰骋”的口号也反映了这一市场定位。然而,讴歌在中国的市场空间有限,未来的发展仍需观察。讴歌在中国市场的挑战包括前期市场定位不准确、产品系列单一、定价不合理,以及营销手段较弱。例如,讴歌TLX的定价与雷克萨斯ES相比,存在较大的价格差距,这在中国市场并不占优势。此外,讴歌的销售网点数量有限,品牌推广力度不足,这些都是讴歌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
讴歌(Acura)是日本本田公司旗下的豪华品牌,由本田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为开拓北美市场而成立。2007年2月,讴歌MDX正式登陆中国,拉开了其进入中国市场的序幕。讴歌、雷克萨斯和英菲尼迪是日本三大豪华品牌。但是,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解读讴歌属于什么档次的问题。一是针对美国市场,讴歌在美国市场表现还不错,年销量基本能维持在10万辆以上,算是高端品牌的代表。而在中国,讴歌表现疲软,一直不温不火,只能沦为二三线奢侈品牌。
其实品牌档次不是一成不变的,衡量标准更多的是基于其销量和市场定位。与一直占据一线豪华品牌的奥迪、奔驰、宝马不同,讴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林肯、沃尔沃在中国都被定义为二线豪华品牌。随着销量的下滑,讴歌的地位可能会进一步下滑。但相对于讴歌一直不见起色的销量,讴歌的品质还是深得肯定的。在各种质量榜单、安全榜单、客户满意度榜单中,讴歌品牌一直名列前茅。此外,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获得IIHSTSP+评级,使讴歌成为豪华细分市场汽车安全性能的领导者之一,同时颠覆了日系车不安全的说法。
从最近发布的“专注驰骋”口号,可见讴歌在中国市场的目标消费群体以年轻人为主。讴歌在华销售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讴歌未来的目标客户是喜欢青春、时尚、运动的年轻人。但讴歌在中国的存在空间已经有限,未来效果如何有待观察。为什么讴歌在中国不能更好地发展?以下总结了几方面原因。
1. 前期市场定位不准确。讴歌产品系列单一,定价不合理。例如,讴歌TLX作为中型车,门槛价为39万;而雷克萨斯ES作为中大型车,起步价只有不到30万。这样的价格差距使得讴歌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前期只有高配版讴歌在国内销售,导致战略定位错误,后期自然不会有太大反响。
2. 产品定位。讴歌一开始就避免了与奥迪、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的正面交锋,是一种聪明的营销策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车企都走得起这样的路线。从最近发布的“专注驰骋”口号来看,讴歌主打年轻运动路线,但有能力随心所欲消费豪车的年轻人很少,注定消费基数小。
3. 营销手段弱。相比雷克萨斯和英菲尼迪,讴歌在中国的销售网点还不到50家。随着其他品牌的扩张,讴歌的经销商纷纷退网,这对于已经举步维艰的讴歌来说,无疑不是一个好消息。况且讴歌在品牌推广上也不下功夫,我们甚至很少看到关于讴歌的电视广告、互联网和多媒体宣传。质量再好,没有人气也没用。
凯迪拉克是美国产的汽车,它隶属于美国通用汽车集团,是一款备受推崇的豪华汽车品牌。自1902年诞生以来,凯迪拉克一直被视为汽车工业的领头羊。该品牌诞生于被誉为美国汽车之城的底特律。 目前,国内市场上有两种类型的凯迪拉克车型,其生产地也有所不同
无框车门的轿车有许多优秀的选择。例如名爵7、大众CC、凌度L、零跑S01、奔驰CLA、英菲尼迪Q60、奥迪A5、玛莎拉蒂莱万特、宝马3GT、奔驰C级Coupe等。 名爵7(2.5L旗舰版):作为百年英国运动汽车品牌,名爵7(MG)拥有悠久历
桂S车牌号通常代表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车牌。具体来说,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特定区域的车牌,通常用来表示车辆来自该区域。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车牌号“桂S”通常会出现在该地区的车辆上,这不仅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