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什么是流动测速

2025-10-18 14:02 发布

流动测速是一种利用移动设备对超速车辆进行抓拍的测速方式。

这些设备多样,按操控方式可大致分为轻型手持式雷达测速仪和重型固定式雷达测速仪。按发出的雷达电磁波波段不同,又可以分为X、K、新K频、Ku频、Ka频、Laser等。轻型手持式雷达测速仪由于发射功率的限制,测速范围通常在150-300米,而在城际公路和国道则在100-200米左右。重型固定式雷达测速抓拍系统多用于城市外省道、国道和高速公路,可全天候工作。

流动测速主要采用雷达测速仪或激光测速仪等设备,通过测量车辆与测速设备之间的距离和时间来计算车辆速度。交警在道路旁对着来车方向发射特定警用测速频率的雷达波束,接收汽车反射的电磁波回波,分析出车速,若超速就拍下车牌。这种测速方式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以自由调节方向,从不同方向对超速车辆进行拍摄,降低交通事故率,控制超速行为。其测速方法通常是通过停在路边的测速车使用移动测试仪,可灵活拍摄设置于有限速但没测速的路段,拍摄三张照片记录超速违法行为并录入时速数据。

流动测速具有单点性、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等特点,导航规避不开,可以在不同位置进行测速,范围较大,方便携带和移动,准确测量车速并及时处理超速行为。在相关规定方面,流动测速点前方500米至1000米要竖立告示牌,不得设置在隐蔽处,只能在限速路段与解除限速路段之间进行,设备须在警用车辆且开阔明显位置抓拍到违法车辆的照片,其中不得有其他移动物体,因仪器技术或拍摄问题导致误差在道路限速标准上调10km/h,测速未按标准设置的拍摄记录无效。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