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问答logo
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北京是否取消7天进京证的提议被驳回,理由让人啼笑皆非?

2025-10-22 09:37 发布

在北京,关于外地车辆限办7天进京证的提议被驳回,其理由令人啼笑皆非。

外地车辆进京受到严格限制,早在2018年,这项政策就已经被广泛知晓。起初,许多人认为这是谣言,但交通北京的官网微博在2018年中旬正式宣布了这项规定,且对此进行了政策解读。自2019年11月1日起,外埠车辆驶入北京需要办理进京证,每个自然年内只得办理12次,每次7天。一旦进京证次数用完,车辆不得停放在北京的公共停车位内,否则将按照违反禁令标志进行处理。

这项政策引发了广泛争议,许多人认为强制每次办理7天并不合理。许多来京办事人员并非每次都需要居住7天,甚至只需1-2天或当天返回。对于这些短途出行人员来说,进京证的限制无疑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和成本。

以北京的邻居廊坊为例,许多人选择到北京看病就医,每次只需1-2天,但进京证的限制导致他们不得不浪费5-6天的时间。这不仅增加了额外的费用,还给身体不便的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类似的争议和问题还有很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位权威人士提出了放开进京证办理次数和天数的建议,但这一建议被相关部门拒绝。相关部门罗列出了限行外地车辆的诸多背景和理由。

首先,相关部门提供了一组数据,显示在2018年6月前,北京共有约70万辆外地车长期在京行驶停放,五环路内居住停放的外地车辆占比5%-13%,五环路以外最高可达29%。这严重影响了北京的交通质量。

其次,限办“7天12次”的决定,是为了严格管控外地车辆在京行驶,放开限办天数和次数将削弱降低外埠客车在中心城区及城市副中心出行强度的决策部署。因此,放开限办天数和次数是不可能的。

然而,从实际角度来看,这70万辆外地车辆中有多少车主是北京人,造成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是谁,这些问题值得深思。此外,相关部门提到放开限办天数和次数会影响决策部署的决心,但这个决心建立在什么之上,牺牲的是谁的实际利益,这些问题也需要考虑。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最终受伤害的都是普通百姓。

因此,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此类问题,协同各个部门针对外地车辆限行以及相关政策进行讨论和修订。毕竟,这些政策直接影响到民生问题,虽然可能需要持久的努力,但只要不停止前进的脚步,总能看到胜利的曙光。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