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问答logo
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是什么?

2025-10-24 11:33 发布

防抱死制动系统,由博世公司开发并广泛应用于摩托车和汽车中,旨在提高车辆安全性。它能够有效避免车辆失控,缩短制动距离,从而保障驾驶安全。

安装了ABS系统的汽车在刹车时,刹车踏板会有上下震动的现象,这是正常现象,无需担心。

ABS系统由液压制动系统、轮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器和ECU等关键部件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轮速传感器监测车轮转速,将信号传递给ECU进行分析。一旦检测到车轮即将抱死,电子控制器会向制动压力调节器发送指令,实现制动、保压、减压和再增压的过程,防止轮胎抱死。紧急制动或在冰雪路面等低附着系数路面上制动时,制动力可能会超过路面提供的最大附着能力,导致车轮趋向抱死。此时,轮胎会失去侧向附着能力,前轮抱死可能导致车辆丧失转向能力,而后轮抱死则可能引起车辆甩尾、失稳。

ABS系统通过计算车轮角速度、车速、车轮角减速度和滑移率等信息,控制制动压力,确保车辆在紧急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操控性。在普通沥青路面上,特别是在湿滑情况下,ABS能明显改善刹车动作,缩短刹车距离。但在松软路面,如沙地或雪地,ABS可能会增加刹车距离,因为锁紧的车轮会挤压路面形成隆起,而使用ABS的车辆则能轻易越过这些隆起。这使得具备ABS的车辆在野外或雪地更容易操控,提高驾驶安全性。

ABS系统的发展始于上世纪初期,1928年提出制动防抱死理论。30年代,该系统开始应用于火车和飞机。50年代,福特公司尝试将飞机的制动防抱死系统移植到林肯轿车上。随后,KELSEHAYES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分别研究了名为“AUTOMATIC”和“SKIDCONTROL”的制动防抱死系统,但当时机械式的结构限制了其性能。1964年集成电路的诞生,为ABS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博世公司在1966年首次提出“通过电子装置控制来防止车轮抱死是可行的”,并制造出第一台ABS原型机。然而,ABS初期的应用主要限于铁路车辆或航空器。

1978年,博世公司推出了采用数字式电子控制装置的ABS系统,装置在奔驰S级轿车上,标志着现代ABS系统的诞生。1980年后,电脑控制的ABS逐渐普及。1989年,博世公司推出的ABS2E系统,将原先分离的控制装置整合为一个组件,使用微处理器进行控制,显著提高了控制效果。

ABS系统按照控制通道分类,包括四通道式、三通道式、二通道式和一通道式。其中,四通道式具有四个轮速传感器,分别控制四个车轮制动分泵;三通道式对两前轮进行独立控制,两后轮按低选原则控制;二通道式难以兼顾方向稳定性、转向控制性和制动效能,目前较少采用;一通道式仅控制后桥主减速器上的一个制动压力调节器,适用于某些特定车型。

尽管ABS系统显著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但它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平滑的干路面上或松散的砾石路面、松土路面或积雪很深的路面上制动时,ABS系统无法提供最短的制动距离。此外,尽管四轮防抱制动系统能缩短制动距离,但如果驾驶员反应过慢,仍可能无法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驾驶员应控制车速,注意路面情况,保持与前方车辆的车距,不应盲目依赖ABS装置。

相关车系

奔驰S级
4.54
奔驰S级
最低售价:96.26万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