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问答logo
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转向灯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025-10-25 10:14 发布

转向灯系统通常由转向信号灯、转向指示灯、转向开关、闪光器等组成。

当汽车要向左或向右转向时,通过操纵转向开关,使车辆左边或右边的转向信号灯经闪光器通电而闪烁发光。转向后,驾驶员回转转向盘,转向盘控制装置可自动使转向开关回位,转向灯熄灭。驾驶员还可以通过操纵危险警报开关使全部转向灯闪亮,发出警示。转向信号灯一般应具有一定的频闪,国标中规定频闪次数为60至120次每分钟,要求信号效果要好,亮暗时间比在3:2为佳。

转向信号灯的频闪由闪光器控制。闪光器主要有电热式、电容式和晶体管式三种类型。其中电热式闪光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但由于闪光频率不够稳定,使用寿命短,已被淘汰。而电容式闪光器闪光频率稳定,晶体管式闪光器具有性能稳定、可靠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电容式闪光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汽车向左转弯接通转向灯开关时,电流便从蓄电池正极通过电源开关、线圈等构成回路。此时线圈和电容器被触点短路,电磁吸力使触点迅速打开,转向灯处于暗的状态。触点打开后,蓄电池向电容器充电,由于线圈电阻较大,充电电流很小,不足以使转向信号灯亮,转向灯仍处于暗的状态。随着电容器两端电压的逐渐升高,其充电电流逐渐减小,线圈的电磁吸力减小,触点重新闭合。

触点闭合后,转向灯处于亮的状态,随着电容器的放电,转向灯的灯光逐渐变暗,如此反复,触点不断开闭,使转向灯发出闪光。灭弧电阻与触点并联,用来减小触点火花。

晶体管式闪光器分为有触点晶体管式和无触点全晶体管式两种。有触点晶体管式闪光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汽车向左转弯时,转向开关接通左转向灯,电流便从蓄电池正极通过熔断器、电阻等构成回路,左转向信号灯和指示灯点亮。同时,电阻上的电压降使三极管导通产生集电极电流,继电器线圈产生电磁吸力使触点打开,转向灯的灯光变暗。随着充电时间的延长,充电电流减小,三极管的基极电位提高,偏流减小。

当基极电位接近发射极电位时,三极管截止,集电极电流消失,触点闭合,转向灯被点亮,重复上述过程,使转向灯发出闪光。其闪光频率由电容的充放电时间常数来决定。

无触点全晶体管式闪光器的工作原理是:接通转向灯开关,三极管因正向偏压而饱和导通,其他三极管则截止。由于三极管的发射极电流很小,转向灯较暗。电源通过电阻对电容充电,使得三极管的基极电位下降,三极管截止。三极管截止后,其他三极管通过电阻得到正向偏置电压而导通,转向灯变亮。随着电容放电,三极管不断地导通、截止,转向灯闪烁,完成转向灯的闪烁控制。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