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问答logo
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汽车自动挡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自动挡脱挡是怎么回事?

2025-10-25 10:13 发布

汽车自动挡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虽然一百年前的福特公司就已经尝试过自动挡的概念,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自动挡汽车是1940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发明的:

该公司首次在其生产的奥兹莫比尔轿车上装用了液力耦合器-行星齿轮组成的液力变速器。这些早期的自动挡汽车采用了液力变矩器,可以自动切换挡位,从而减轻驾驶员的操作负担。

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动变速箱的类型也变得多样化。目前常见的有液力自动变速箱和机械无级自动变速箱。液力自动变速箱通过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组实现自动换挡,而机械无级自动变速箱则通过连续可变的传动比实现平顺的加速和减速。

中国在2010年左右开始普及自动挡汽车,如今已经成为了主流。自动挡汽车的普及不仅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还降低了驾驶难度,使得更多人能够轻松驾驶。

然而,自动挡汽车有时会出现脱挡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挂挡连杆机构失调,导致没有挂到底。此外,变速箱内倒档锁止机构的磨损也可能导致脱挡。这些情况可以通过调整和维修解决。

变速器的乱挡和掉挡是常见的故障之一。这些问题通常是由变速器相关机件磨损或配合间隙调整不当引起的。例如,变速杆定位销的磨损或断裂会导致变速杆失去控制作用,从而引起乱挡。变速器齿轮的严重磨损也会导致变速器无法正常工作。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减档,可能是由于转速过高而变速器无法及时识别当前车速,导致自动减档。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油门加得过大造成的。但如果是非正常情况,建议检查车辆的行驶里程并及时进行维修。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