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带是每个司机都不可避免的。小编还清楚记得,刚拿到驾驶证的时候,有一次没看到减速带,一脚油门“嗖”地过去了。那种感觉比坐过山车还刺激,整个人都紧张了起来。高速过减速带,惊吓大于难受程度。
减速带的设计目的是让人感到害怕,主动减速。30千米每小时通过减速带时,我们能看到前后轮明显跳动,这种感觉非常不好,让人觉得车子抓地力不够,要失控了。减速带的作用就是让驾驶者感到害怕,从而主动减速。
有人认为减速带是反人类的设计,早餐吃的东西都被颠出来了,本来交通已经很堵,还要专门刹车过减速带。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减速带自发明以来,每年挽救了许多生命。科学统计表明,如果减速带设计正确,布置合理,可以将85%的车辆速度降低到10~20公里/小时,事故率降低60%,伤亡人数降低50%到70%。即使减速带伤车,驾驶体验不好,但与减少交通事故相比,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因此,取消减速带是不可能的。
减速带在城市道路中无处不在,不是“中国特色”,全世界各国都在广泛使用。目前,减速带是唯一一个可以主动限制车辆速度的装置。老司机们跑过各种道路,自然也见过各种减速带。减速带内部的门道还真不小。
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类型的减速带。学校门口、重要建筑物前、单位和住宅小区里常见的是橡胶减速带,这种减速带具有减震性,寿命长,对车磨损少,噪音小。而钢制减速带则适用于高速公路、加油站、城市路口等需要经常出入重型车辆的地方。
此外,还有利用“非牛顿流体”制作的新型城市用减速带。当轻压上去时,它是软的;当高速通过时,它会变得坚硬无比。这种设计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速度的车辆。
然而,中国道路上还有一种神器——水泥墩子减速带。它们可宽可窄可高可低,防不胜防。遇到烂掉的减速带,除了有个沟,还真的没别的什么了。最头疼的是遇到橡胶块没了,路中间的钉子还在,这对爱车是极大的伤害。
减速带到底怎么过才是正确姿势?斜着过?单边过?还是垂直过?正确做法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两个轮子一同开上去。当车速在20公里每小时时,两个轮子同时受力可以最大限度缓冲掉这部分能量,对车子也不会有多大影响。凡是与安全挂钩的,我们都要时刻记在心上,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过减速带时,各位车主是否曾思考过正确的“姿势”呢?当车辆通过减速带时,正确的操作不仅可以保护爱车,还能减少颠簸,提升舒适度。那么,究竟应该如何通过减速带呢? 首先,我们来看单边通过减速带的方式。如果经常单边绕行减速带,会使轮胎出现一边高一边
手动挡车辆若想平稳通过减速带,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并注意操作细节。在接近减速带前,应根据车速和路况合理收油减速、降档,轻踩刹车将车速控制在较低水平,使两个前轮同时接触减速带,确保冲击力均匀分散。同时,选择合适路线,让车轮从减速带平缓部分通过。如
公路上的横着的凸出黄线其实是指减速带,它的主要功能是提醒司机减速,尤其是在限速路段。减速带也被称为减速垄,是安装在公路上的一种交通设施,目的是使经过的车辆减速。减速带的形状通常为条状,也有点状的,材料主要是橡胶,但也有金属材质的。这些减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