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问答logo
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肇事逃逸是否会被判无责赔偿

2025-11-04 12:28 发布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司法解释,交通肇事逃逸者需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即使对方存在过错,逃逸行为亦构成加重情节。在民事赔偿方面,逃逸方需承担受害人全部损失,包括但不限于:

  • 人身伤害: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需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
  • 财产损失:涉及车辆维修费、物品损失费、车辆贬值损失等

在刑事处罚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1. 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3. 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

赔偿计算标准

赔偿金额需综合考量以下因素:

  • 医疗费:依据正规发票核定
  • 误工费:按实际误工天数及收入标准计算
  • 护理费:按护理期限及当地护工报酬标准计算
  • 残疾赔偿金:按伤残等级及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
  • 死亡赔偿金: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

特殊情况处理

1.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事故:即使机动车无过错,仍需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2. 交强险赔偿:无责方需在交强险限额内赔付

法律建议

建议肇事方主动报警并配合调查,避免加重处罚。若被认定无责,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当事人可委托律师进行专业赔偿评估,确保赔偿标准符合法律规定。

针对\"肇事逃逸还能判无责赔偿吗\"的疑问,需要明确:法律不保护逃逸行为,即使最终认定无责,仍可能因逃逸行为承担部分赔偿责任。司法实践中,法院将依据证据链、责任划分及法律规定作出公正判决。

建议交通事故当事人保留完整证据链,包括现场照片、监控录像、医疗记录等,及时报警并配合调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