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牌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法国。
1893年8月14日,法国颁布《巴黎警察条例》,规定汽车必须悬挂印有车主姓名、住址和登记号码的金属车牌,成为了最早规范汽车牌照制度的国家。在中国,最早的汽车是1901年从香港运至上海公共租界的美国奥兹莫比尔牌汽车。
而牌照的正式发放,则要等到民国元年,彼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发放了黑底白字的001至500号车牌,拉开了中国牌照历史的序幕。
那么韩国的汽车及其牌照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笔者旅韩期间曾对此产生莫大的兴趣。2019年9月,韩国国土交通部正式启用新的汽车牌照,完成了第四轮牌照更新。笔者借此契机,一窥韩国汽车及其牌照的变迁过程。
20世纪初期,朝鲜半岛南部的公共汽车开始出现。19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西方传教士和外交官的到来,他们自带的汽车成为了朝鲜半岛最早的“进口车”。然而,这些汽车并未经过官方层面的程序认定,因此不被视为朝鲜半岛汽车的正式开端。
目前公认的说法是,1903年是朝鲜半岛官方意义上的汽车“元年”。是年正值大韩帝国高宗皇帝即位40周年,美国公馆通过大使阿伦,以称庆式典礼御车的名义将一台乘用车赠予皇室,是谓第一台御车。
1907年,高宗皇帝之子李坧登基,是为纯宗皇帝,其皇后尹氏御车亦是戴姆勒公司的皇家顶级轿车。而纯宗皇帝本人的御车则为通用公司的凯迪拉克,车身饰有皇室纹章,内部铺裹金黄绸缎。车身乃木材质地,外部涂漆。整体造型类似于马车,符合初期汽车车型的特征。
随着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胜利,朝鲜半岛的独立自主权逐渐被日本吞噬。1906年,日本在半岛设立统监府以加快吞并朝鲜的步伐,其中重要的一项便是修建道路。从全长46公里的第一条地方公路——全群道路的完工开始,水原至利川、晋州至马山等的道路陆续投入使用。这些道路为日后的汽车交通发展提供了保障。
1921年,随着牌照规格大小的统一,黑底白字抑或白底黑字的长方形牌照正式登场,并悬挂于汽车车身前后。1928年,为了方便汉城内市民的出行,京城府厅从日本引入了10台20座的公共汽车用于汉城内主干道间的交通。同年,日本人楠本从日本获取了最大的福特代理权后,在汉城仁岘洞附近购得2000坪土地,并建造了汽车制造及装配工厂。
1955年,韩国第一辆国产汽车由国际车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名为“始发”牌汽车。该车由美军军用吉普车的配件打造而成,配备4缸引擎,最高速度可达80公里/时。
同年10月,该车在纪念光复十周年产业博览会上荣获最高荣誉大统领奖,自此“一炮而红”。然而,彼时的李承晚政府担心汽车过高的人气会引起石油价格波动,故紧急制定了限制汽车数量的措施,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该车的销售热情。
1961年,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后,韩国的汽车业迎来了新的契机。同年,随着日本尼桑旗下的蓝鸟牌汽车进军半岛,“始发”牌汽车每况愈下,最终于1963年5月彻底淡出市场。
韩国汽车史上另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便是郑周永。1915年,郑周永出生于江原道通川郡,早年曾经营过米店、汽修铺等。韩国光复之后,他靠汽车修理和建筑业起家,1946年创立现代汽车工业。1950年,现代汽车工业与现代建设合并;1967年,郑周永重新注册成立了现代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同年成为美国福特汽车在韩国的唯一合作伙伴。
随着国产车行业的不断发展,韩国的汽车牌照也经历了几轮更新。
1973年,牌照由白底蓝字改为绿底白字;1996年,个位数字增至两位;2004年,牌照去掉了地区名的标示,采用全国统一的形式;2005年,汉阳大学尹钟荣教授引入欧洲牌照样式,设计了白底黑字的单行车牌;2019年9月,韩国进行了第四轮牌照更新,将两位数字增加为三位数字。
读者朋友若有机会去韩国大街,不妨打眼一下汽车牌照,不仅可以直截了当地了解到该车的车种及用途,还可以大致判断出该车的购买年份。
赣C是江西宜春市的牌照。车牌号的第一位是汉字,代表车辆所在的省级行政区,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简称。车牌号的第二个字母则代表车辆所在的地级行政区,一般为各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的字母代码。江西省内各地车牌号码分别是: 赣A是南昌市,赣B
车牌号码的格式通常由省份简称、字母和数字组成。例如: 在广东佛山,车牌号码格式为粤E+数字字母,代表禅城区;在广东佛山南海区,车牌号码格式为粤Y+数字字母;在广东佛山顺德区,车牌号码格式为粤X+数字字母。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车牌号码格
在福州购车并上牌时,缴纳车辆购置税、车船税以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车主需凭缴费凭证及购车发票的注册登记联、汽车质量合格证原件、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到相关部门领取并填写新车入户登记表。在此过程中,车主还需对新车拍照,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