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自适应减震器原理是什么?

2024-01-07 00:33 发布

自适应减震器,也被誉为缓冲器,其核心功能是控制并优化弹簧运动,这一过程被称为阻尼。当汽车行驶在不平路面上,弹簧会产生压缩和拉伸,而减震器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这种运动的动能转化为热能,通过液压油进行耗散,从而显著减少振动的幅度。要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我们需要探究减震器的内部构造和功能。

从构造上看,减震器可以被视作一个置于车架与车轮之间的机油泵。其上支座与车架相连,也被称为簧载质量;而下支座则靠近车轮连接到轴,被称为非簧载质量。在双筒设计中,一种常见的类型是上支座与活塞杆相连,活塞杆再连接到活塞,活塞则位于充满液压油的筒中。这个内筒被称为压力筒,而外筒则被称为储油筒,用于存储多余的液压油。

在行驶过程中,当车轮遇到不平路面,导致弹簧产生压缩和拉伸时,弹簧的能量会通过上支座传递到减震器,并经由活塞杆向下传递到活塞。活塞上设有小孔,当活塞在压力筒内上下运动时,液压油可通过这些小孔渗漏出来。由于这些孔非常微小,即使在很大的压力下,也只能有少量的液压油通过。这种设计显著减缓了活塞的运动速度,从而使弹簧的运动变得更为平缓。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