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汽车熄火的原理是什么?

2024-01-08 01:15 发布

汽车熄火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汽车运行负载转矩(扭矩)大于了发动机输出的转矩,无论是在行驶中还是起步时。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压缩、爆发(做功)和排气,其中只有做功冲程是输出转矩的,其余三个冲程是依靠飞轮矩的惯性来运动的。当输出转矩小于负载转矩时,发动机被制动,无法完成四个冲程的循环工作,制动时间过长,输出转矩消失,运动惯性也会消失,导致发动机熄火。因此,发动机的输出转矩需要大于负载转矩才能保持正常运转。如果发动机输出转矩过小,发动机就会出现熄火现象。

当汽车熄火时,驾驶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如重启汽车或者检查故障原因。在重启汽车时,驾驶员应该先检查发动机的油量、水温、电压、气压等指标是否正常,然后检查发动机的点火系统、供油系统、空气滤清器、火花塞、喷油器等部件是否正常。如果这些部件出现故障,都会导致发动机熄火。此外,驾驶员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避免超载、超速、急加速、急刹车等行为,这些行为都会增加发动机的负担,导致熄火。

总之,发动机的输出转矩需要大于负载转矩才能保持正常运转,否则就会出现熄火现象。如果汽车熄火,驾驶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检查故障原因,并且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避免过度使用汽车,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