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驾一般多久结案? 醉驾案件一般需要经过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和审理判决三个阶段,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五个月左右。其中,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特殊情形可以申请延长。 二、酒驾和醉驾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饮酒驾车判断标准是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而醉酒驾车判断标准是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酒后驾驶机动车,若属于醉驾的,撞人轻伤逃逸的,涉嫌危险驾驶罪,可以判处拘役并处罚金。若没有达到醉驾的,造成轻伤的,不涉嫌犯罪,不需要坐牢。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三、醉驾一定要坐牢吗? 醉酒驾驶不一定要坐牢。法律规定,行为人醉酒驾驶机动车,不构成犯罪的,对其处以相应的治安管理处罚即可,构成犯罪的,处拘役,并处罚金,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醉酒驾驶的行为人不一定要坐牢。 四、醉驾被抓后如何处理? 醉驾被抓后,需要到地区常规体检的医院开展抽血化验,等待5天左右,然后交警部门会做出处罚,处罚一千元到2000元,吊销驾照,5年内不能再报考驾照。处罚后交警部门会转交给交检察法,立案侦查。一般需要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人民检察院才会下发民事起诉书,再等10天到半个月才会开庭审理,最终需要拘役,一般情况下会在4-5个月内结案,有可能判刑,也有可能不判刑,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若是司机没被追究刑事责任,只是对其进行行政处罚,不需要坐牢,也不会留下案底;若是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交通肇事罪需要坐牢,会追究司机的刑事责任。五、醉驾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而《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特殊情形可以申请延长。
醉驾行为在道路交通中,是一种极其危险且严重的违法行为。根据法律规定,醉驾的判定依据是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当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时,即被视为醉酒驾车。 一旦被判定为醉驾,将面临严格的法律制裁。首先,驾驶证会被吊
在酒驾处罚中确实会记录酒精度。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处罚规定: 1、如果血液酒精含量达到150毫克/100毫升,则属于醉驾范畴。根据相关法律,醉驾者将面临2个月左右的拘役,并被处以数千元的罚金。如果没有无证驾驶、酒驾前科等从重处罚的情节,可能会判
并不是真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之一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以拘役,并处罚金。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