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撞非机动车责任划分标准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一方全责一方无责:机动车负全责时,承担100%赔偿责任;机动车无责时,也要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2. 一方主责一方次责:机动车主责承担80%,非机动车次责承担20%,机动车次责承担40%,非机动车主责承担60%。
3. 同等责任:双方各自承担50%责任。
4. 不确定责任:对事故责任不作认定。
机动车撞非机动车赔偿标准如下:
1. 维修费:事故损坏的车辆、物品、设施等应进行修复,恢复原状。
2.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3.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4. 护理费: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5.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6. 住宿费: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7.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8.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9.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10.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11. 丧葬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的丧葬费标准支付。
12. 死亡补偿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补偿十年。对不满十六周岁的,年龄每小一岁减少一年;对七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均不少于五年;对其他的被扶养人扶养五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在驾驶过程中,遭遇追尾被讹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痛的事情。那么,当不幸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如何妥善应对,并如何提前预防避免类似状况的发生呢? 首先,如果不幸发生追尾事故且感觉被讹,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在现场被对方的言语或行为所激怒,避免情绪化
在道路上,临牌车辆肇事的情况时有发生,妥善处理这类问题至关重要。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的解决途径。 当临牌车辆发生肇事时,当事人应保持冷静,立即停车并开启危险警示灯。确保现场安全,避免造成二次事故。接着,迅速查看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车辆损坏情
对于新手司机来说,购买车险是一项重要且需要谨慎对待的任务。选择合适的车险不仅能够提供必要的保障,还能避免不必要的花费。 首先必须购买交强险,这是法律规定的强制保险。交强险主要保障在交通事故中对第三方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商业险方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