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蓄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2024-01-30 14:18 发布

蓄电池,常被称为电瓶,是电池的一种重要类型。

它的核心工作原理在于将化学能高效地转换为电能。以广泛应用的铅酸蓄电池为例,其构造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组成,电解液则是硫酸溶液。

在这种电池中,填满海绵状铅的铅板充当负极,而填满二氧化铅的铅板则作为正极,两者之间由22~28%的稀硫酸作为电解质进行连接。

在充电过程中,电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而在放电时,这些储存的化学能又被重新转化为电能供我们使用。

放电时,负极的铅会发生氧化反应,变成硫酸铅;同时,正极的二氧化铅则通过还原反应也变成硫酸铅。

当电池连接直流电源进行充电时,两极会分别重新生成铅和二氧化铅,从而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形成可循环使用的化学电池。

铅蓄电池因其可反复充电、放电的特性,被称为二次电池,单个电池的电压通常为2V。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将三个铅蓄电池串联起来使用,以提高电压至6V。

特别是在汽车中,更是通过串联6个铅蓄电池来形成12V的电池组,以满足车辆的各种电能需求。此外,为了保持铅蓄电池的良好性能,需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补充硫酸,以确保电解质中稀硫酸的含量保持在22~28%的范围内。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