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下面柴油浮在上面。柴油的密度区间为国标柴油的密度范围为0.82克每毫升到0.87克每毫升区间,水的密度为1克每毫升,柴油的密度要小于水的密度,所以两者混合后,柴油会在水的上面。柴油与水互不相溶,两者不存在布朗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油中进水一般都是静止沉淀48小时,让油水利用密度不同进行重力分离,水沉在下面,抽出后在进行过滤得到净化油品目的,但是油中严禁进入水分,进水后易造成油乳化变质。
柴油中含有微量水份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从技术的角度讲,所有(含军队)油船在接卸过程中,最后收油管线中均有水顶出,因此,油罐里就有水份并有水垫层,即每个油库油罐底部都有水分,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有时资源紧张,油品沉淀时间不够长或者油罐转罐过程带有微量水分。
在收油前在油罐底部出油口放半桶油检查有无水分和其他杂质,只要不超过一小瓶矿泉水,将这部分水分排掉即可,完全不影响油品质量及正常使用。
柴油其他常识:
柴油是在260摄氏度~35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主要由碳、氢和部分氧组成。柴油按馏分轻重分重柴油和轻柴油二种,其中重柴油适用于1000r/min以下的中、低速柴油机,轻柴油则适用于1000r/min以上的高速机。柴油的颜色为茶黄色或棕褐色,摇动气泡小,手感光滑,挥发慢。
柴油的十六烷值是表示柴油在发动机中着火和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柴油的十六烷值直接影响燃料在柴油机中的燃烧过程。柴油的十六烷值高,其自燃点低,在柴油机气缸中容易自燃,发动机工作平稳。
柴油的十六烷值与其化学组成有关。正构烷烃的十六烷值最高,环烷烃次之,多环芳香烃的十六烷值最低。通常车用柴油的十六烷值应在45~60范围内。
蒸发性:
要使发动机启动和正常工作,要求柴油具有良好的蒸发性。但蒸发性也不能太强,因为蒸发速度过快,燃烧时会积聚大量柴油,使发动机工作不稳定。同时,蒸发性强,即馏分轻,粘度必然小,不仅会增大喷油泵磨损,而且降低喷雾质量,使燃烧过程恶化。
流动性:
柴油的流动性主要由粘度、凝点、冷滤点来表示。粘度:是柴油重要的使用性能项目,它与柴油的供给量、雾化性、燃烧性和润滑性均有密切的关系。高速柴油机在运行时,喷油时间每次只有0.001~0.002秒,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使喷入的柴油气化自燃,雾滴直径不能超过0.025mm才能保证完全燃烧。
凝点、冷滤点:
是评定柴油低温流动性的两个主要指标,我国柴油就是按凝点划分牌号的,凝点是柴油不能流动的最高温度。但实际使用中,在柴油完全凝固前,便有蜡结晶析出,结晶达到一定尺寸,就可能造成过滤器滤网堵塞,使柴油并未达到凝点前便不能使用。
柴油的安定性对发动机的影响与汽油类似。柴油安定性差,容易氧化变质,颜色加深变黑,沉淀物和胶质增大,堵塞过滤器,容易在燃烧室形成大量积炭,柴油喷射系统形成漆膜并使活塞环粘结和加大磨损,对柴油的储存和使用有很大影响。国家标准规定柴油的酸度不大于700毫克每一百毫升。
柴油和汽油作为汽车常用的燃料,在多个关键指标上存在显著区别,而这些指标对于选择合适的燃料至关重要。首先,从燃烧特性来看,汽油的燃点较低,燃烧速度快,更容易被点燃;而柴油的燃点较高,燃烧速度相对较慢,但燃烧产生的能量较大。这使得汽油发动机通常
在汽车领域,汽油和柴油是两种常见的燃料。它们在化学成分、燃烧特性以及车辆性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从化学成分来看,汽油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分子量相对较小。而柴油的碳链较长,分子量较大,含碳量高。这种差异导致了它们在燃烧特性上的不同。
在汽车的世界里,油品的选择至关重要,其使用效果直接决定了车辆的性能、耐久性以及燃油经济性。不同类型的油品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汽油。优质的汽油能够提供更强劲的动力输出,燃烧更充分,减少积碳的产生。例如,高标号的汽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