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车齿比是指齿轮之间的配置比例,从机械的复数齿轮到只有两个齿轮的机构都可以套用齿比的概念。在单车领域里,齿比的概念并不复杂,因为链条一次只有带动前、后各一个齿片,所以齿比的计算就是单一大盘跟单一飞轮间的齿速比例。以当前公路车常用的齿比来说,平路大家多半会以53大盘来骑乘,为了追求极速,后飞轮可以搭配11齿飞轮,而这样的搭配起来的齿比就是:53÷11=4.81。意即前53齿盘转动一圈,后11齿飞轮要就会转动4.81圈。
自行车在发明变速器发明之后,就可以实现多段变速的能力,所以齿比就不光只是前后齿片单一的组合而已,而是进展到多种齿比范围可以选择,也衍生出前单盘、双盘、三盘,后方3至11速以上的多种组合。一台车子可以变换多少速别,即前大盘齿片数量乘以后面飞轮齿片数量后,就可得知。举例来说,比如公路车前面2片大盘,后面11片飞轮,所以速别就是2X11=22速。
有了齿比跟速别的概念后,我们用当前公路车主流的22速变速系统,加上一些车手相当喜爱的前齿盘50/34压缩盘,后飞轮齿比11-28这种组合来举例,可以得到以下的结果:公路车22速变速系统,前齿盘50/34压缩盘,后飞轮齿比11-28。由图表可以得知,当车手选用最重的50/11配置时,齿比为4.55;而最轻的34/28搭配,则是仅有1.21,两者之间的比例差异为3.76倍,这也是为何最重齿跟最轻齿,有着截然不同的踩踏感觉的原因。
最后,要来带入轮径的概念。一般而言,公路车700c的轮组每转动一圈,大概会是2100mm的距离,因此用轮径再去加乘齿比,就会得到行走的距离,例如用50/11这个齿比时,大盘每转一圈,后飞轮就会转动4.55圈,而轮组也将随着飞轮一起转动4.55圈,所以移动的长度就是:4.55X2100=9555mm,大约是9米50公分多些。而最轻的34/28呢?踩踏一圈则是仅行走2.54米。由此可知,最重跟最轻的齿比之间,不管是比例或是实际的移动距离,都有着不小的差距。
在公路车骑行过程中,内胎出现问题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为了确保您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能够迅速解决并继续享受骑行的乐趣,了解如何更换内胎以及准备必要的工具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更换公路车内胎的具体步骤,以及需要准备的工具。 首先,拆
公路车内胎的更换对于骑行者来说至关重要。当内胎出现损坏时,及时更换并进行正确的检查是确保骑行安全和舒适度的关键。首先,要准备好更换内胎所需的工具,包括撬胎棒、新的内胎、打气筒等。 接下来,将公路车翻转过来,使车轮朝上。使用撬胎棒小心地撬开外
公路车更换内胎时如何实现高效操作在公路车的日常维护中,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工作。掌握高效的更换内胎技巧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确保骑行的安全与顺畅。首先,准备好必要的工具是关键。您需要一套合适的扳手、撬胎棒以及新的内胎。在开始操作之前,确保将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