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发动机和国外发动机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技术方面、制造水平和发动机试验验证上。
技术方面是国产发动机与进口发动机差距最大的地方。在国外,增压直喷和混合动力发动机在上世纪末就有成熟的理论支持,并经过演示和测试后最终量产。而国产发动机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制造水平也是国产发动机与进口发动机的差距之一。这主要表现在生产线建设、加工、铸造水平和尺寸控制等方面。比如,连碰撞实验室的牵引小车轨道都无法加工,其他方面的差距可想而知。国外的设备通常用于机械加工和铸造,主要在德国和日本。
发动机试验验证也是二者之间的差距所在。国外发动机试验需要验证发动机的最大使用寿命,即试验一直进行到发动机死亡。而我们只要求比国家标准严格一点,有的全速400小时,有的500小时,数量明显没有国外严格。
发动机是一种可以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内燃发动机(往复式活塞发动机)、外燃发动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发动机等)、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例如,内燃发动机通常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不仅适用于发电装置,还指包括动力装置在内的整机(如汽油发动机和航空发动机)。发动机最早诞生于英国,因此发动机的概念也起源于英语。其原意是指“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