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层面深入探讨,比亚迪DM-i的排放问题究竟是否存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汽油的强挥发性以及其对油箱内部压力的影响。为了平衡这种压力,汽车工程中引入了碳罐这一关键组件。
碳罐内部填充了吸附性极强的活性炭,它的作用是将油箱中多余的燃油蒸汽吸附,并在适当的时候将其引入发动机燃烧,既节约了燃料,又保护了环境。然而,随着混合动力车型的普及,发动机工况的多样化使得碳罐的“冲洗”脱附过程变得不那么及时,尤其是在EV模式下,发动机长时间不启动,油箱里的汽油持续挥发,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碳罐无法完成脱附,从而造成击穿。
针对这一问题,比亚迪采用了更为密闭的碳罐系统,即高压油箱。其工作原理是通过FITV阀来控制油箱和碳罐通气口之间的管路,当碳罐负载过高时,FITV阀会自动关闭管路,将汽油蒸汽锁定在油箱内,避免碳罐过载导致汽油蒸汽直接排入大气。当然,这也相应增加了成本。
此外,关于比亚迪DM-i是否违反国家排放标准的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按照生态环境部发布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的要求,并没有强制规定必须使用高压油箱,而是要求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汽车油箱压力应不高于2.5kpa,这是常压油箱的压力范围。因此,比亚迪使用常压油箱并不违反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在插电式混动技术方面有着深厚的研究和自主开发能力。他们不仅拥有常压油箱和高压油箱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开发出了常压油箱的油气排放控制技术。这项技术能够在碳罐饱和前,通过短时启动发动机来完成汽油蒸汽的自由脱附,从而避免了由于碳罐过载导致的燃油蒸汽泄漏。
最近,有网友发现了比亚迪在2020年申请的一项关于油箱碳罐脱附的发明专利。这项专利进一步证实了比亚迪在混动车型上使用常压油箱的环保性和技术实力。通过预先建立的碳罐吸附模型,车辆能够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情况下预估碳罐吸附量,并在碳罐趋于饱和之前自动切换为混合动力模式进行脱附。
综上所述,比亚迪DM-i车型上使用的常压油箱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常压油箱,而是经过了技术改进和优化。这场风波也让我们看到了比亚迪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实力。当然,最终的结果还需要等待相关部门的权威检测和结论。
海豹DM-i是比亚迪旗下的一款汽车,它在台州拥有9家4S店,满足您看车、试驾、维修等需求。以下是这些4S店的详细信息,包括联系方式、地址以及促销优惠,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在黄岩区,有1家海豹DM-i4S店: 台州比亚迪乾元新景汽
比亚迪插电混动车型包括了秦加DM-i、宋加DM-i、唐DM-i和宋Pro DM-i。 秦加DM-i的指导价为10.58万至14.58万,宋加DM-i的指导价为14.68万至16.98万,唐DM-i的指导价为18.98万至21.68万,而宋P
比亚迪的DM-i技术不属于增程式,它是一种插电混合动力技术。与增程式不同,增程式技术是通过一个额外的内燃机来为电池充电,从而延长续航里程。而比亚迪的DM-i技术则是将内燃机和电动机相结合,实现高效能源利用和低油耗驾驶。 在比亚迪的DM-i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