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制动距离大小与速度关系是

2024-02-22 12:37 发布

制动距离大小与速度关系是

制动距离是衡量一款车的制动性能的关键性参数之一,它的意思就是人们在车辆处于某一时速的情况下,从开始制动到汽车完全静止时,车辆所驶过的路程。是汽车在一定的初速度下,从驾驶员急踩制动踏板开始,到汽车完全停住为止所驶过的距离。

包括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两个部分。制动距离越小,汽车的制动性能就越好。由于它比较直观,因此成为广泛采用的评价制动效能的指标。正确掌握汽车制动距离对保障行车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汽车在行驶中,当驾驶员发现紧急情况直至踩下制动踏板发生制动作用之前的这段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称为反应距离。此距离的长短,取决于行驶速度和反应时间,行驶速度越高或反应时间越长,反应距离就越长。

反应时间又与驾驶员的灵敏程度、技术熟练状况有直接关系。通常的反应时间为0.75至1秒,假如车速为30公里/小时,反应时间为一秒,反应距离则为8.33米。

刹车距离由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两部分组成,反应距离由反应时间和车速决定,反应时间取决于司机个人状况(如机警、视野等)和制动系统的灵敏度,从司机脚踏刹车板到制动器真正起作用的时间。

制动距离与制动器作用力、车重、车速以及道路、气候等因素有关。总的来说,汽车速度越快,安全距离越长。

制动力是指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阻碍并促使车轮停止转动的力。制动力的大小,除与踩下制动踏板的行程有关外,还取决于车轮与地面的附着系数,道路越光滑(如结冰路面),附着系数越小,制动距离越长。

实验证明,机动车以同样的速度,在不同的道路上行驶,制动距离是不一样的。如以3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在柏油路面上的制动距离为5.9米,在浮雪路面上的制动距离为17.7米,在结冰路面上的制动距离为35.4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制动距离

制动距离:就是在车行驶过程中,你踩下刹车那瞬间到车子完全停下来的时候,车子走的距离。关系么就是速度越大,惯性越大,距离越长。这也是在高速上为啥叫你保持车距100米的原因。交警部门的资料,匀速10码行驶的小车从发现前方有车到踩下刹车再到车子停下来的时车子需要走47.65米。行车注意安全!

汽车制动就是一个汽车减速度问题用同样的制动力(就是说刹车蔡得一样重),汽车速度越高,需要的制动距离越远,反之,制动距离越近!

汽车行驶速度30km/h时,使其制动距离在8米以内,则汽车加速度至少为多大?若其加速度不变,当它以60km/h速度行驶时,它的制动距离为多少米?

制动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可以用公式:V² = 2AX,其中V为汽车速度,A为加速度,X为制动距离。当汽车行驶速度为30km/h时,制动距离为8米,代入公式可得:30² = 2A×8,解得A = 1.5 m/s²。当汽车行驶速度为60km/h时,代入公式可得:60² = 2A×X,解得X = 32m。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