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定于6月7日、8日是因为“678”与“录取吧”谐音。
国家恢复高考以来,2003年之前的高考时间都定为7月份。
2003年以后则改为6月,提前一个月,主要是因为7月份天气太热的缘故。至于为什么每年都在7号和8号,这就是惯例了。特殊情况下可以改在别的日子,但沿用往年的惯例主要是为了方便。
另外,不是全国都只在这两天考,虽然都是从6月7号开始,有的省份自主命题,可能会考三天,到6月9号结束,比如上海、海南。
1977年冬,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再次开启。1979年,高考时间定为7月7日至9日,除1983年高考时间为7月15日至17日之外,一直到2002年,高考时间都固定在每年的7月7日至9日。
2001年11月,历史性的转折出现。当时,教育部正式宣布,从2003年开始,高考时间由实行了多年的7月改成6月。对于这样的变动,你知道背后的原因吗?
其实,对于将高考时间安排在7月的决定,多年以来,社会各界都存在争议。其主要的意见是7月份天气炎热,对考生考试、老师阅卷、家长照顾考生等方方面面都十分不利。而且,在我国南方的许多省份,7月洪涝和台风频发,给高考的组织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为此,教育部就高考改期一事进行了调查研究工作。
中国气象局向教育部提供了1995年—2000年期间逐年6月10日—20日、7月5日—15日全国31个省会级城市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和台风的发生频率等相关气象信息。
数据显示,6月10日—20日的平均气温为23.738℃,而7月5日—15日的平均气温为25.326℃;6月昼夜温差在10℃左右,大于7月高考期间的不足9℃,台风的平均发生率和洪水发生率也比7月小。
教育部在进行了信息比对、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认定,为全国考生和与高考相关的人群考虑,将高考时间改在每年的6月较为适宜。
高考期间,为了让考生能够顺利到达考场,许多城市都会实施一些特殊的交通政策,其中之一就是送考生的车辆不限号。这些政策旨在减少考生及其家长在交通方面的困扰,确保他们能够按时到达考场。 具体来说,考生及送考家长的车辆在高考期间通常可以不受当地的限
一场意外的迟到,是命运的捉弄,还是疏忽的责任? 人生中总有一些意外,无法避免,高考的错过,谁又能完全归咎于某一方?让我们从各个角度来分析这复杂的情况。 首先,从考生的视角来看,他们可能依赖滴滴拼车,但高考的严肃性不容忽视。即便选择拼车,也需
随着高考的落幕,踏入成年人的门槛,学车成为了许多学生的下一步选择。strong>法定年龄的开放,加上高考后的充沛精力和时间,为学车提供了理想的时机。这个时期,特别是六、七月报名,因天气适宜和较少的学员竞争,驾考通过率处于一年的巅峰,是学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