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水深度方面,电车相比油车的确更有优势。首先是因为电车没有发动机,不需要考虑进排气系统。而油车的排气通常位于底盘下方,但汽车尾气从排气管向外排出,依靠气压差,即便被水淹没也不会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万一在涉水时车辆熄火,水同样有可能通过排气管涌进三元催化器等关键部件,造成部件损坏,这就是油车在涉水时不能松油熄火的原因。油车的发动机进气口一般位于引擎盖下方,这个位置是绝对不能被水淹没的,一旦被水淹没,发动机就会进水熄火,甚至损坏报废。
这样一对比,就能理解为什么网上那些视频中,电车被淹没引擎盖还能在水中行驶,而油车却不行。当然,油车也能改装涉水喉,将发动机的进气口延伸至与车顶相近的高度,这样就能大幅提高车辆的涉水深度。
除了进排气的区别以外,电车还有一个先天“优势”——车重。一旦涉水深度超过超过车辆底盘最大离地间隙,就会受到水的浮力,从而失去抓地力,即便车辆发动机和电机能够正常工作,车辆也无法正常行驶。以紧凑级轿车为例,普通油车的整备质量通常在1.3吨到1.4吨左右,而电车的整备质量则能达到1.6吨甚至1.7吨,所以电车在涉水时更容易获得抓地力。
至于涉水时间,电车和油车就大同小异了。因为汽车生产的标准防水等级基本是相同的,最低的是IP65级,级别最高的一般也就IP67级,至于等级的划分标准,大家可以参考下方的图片。有部分厂商会为了吸引用户从而宣称自家的车辆采用了IP68最高等级的防水标准,其实是为了混淆视听,防水等级每提升一级,生产成本都会大幅上涨。基本上不会有车企会花这样的代价,通常只有部分重要配件会用到这样的
新能源汽车在涉水时需谨慎。当遇到积水路段时,如果积水深度不超过0.5米,可以考虑通过,但超过这个深度则不建议涉水行驶。在通过时,应保持车速匀速,以减少车辆受损风险。 如果新能源汽车不慎泡水,后果可能较为严重。如果水位未达到电池位置,一般不会
进水车和泡水车的区别主要在于车辆涉水的程度以及对车辆的影响。进水车指的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遭遇雨水,通常分为三级:雨水没过轮胎、雨水没过方向盘和仪表、雨水没过车顶。这些级别下的进水对车辆损害程度逐步加深。 泡水车则是指车辆直接浸泡在水中,进水
在讨论奔驰G63涉水进水的问题时,我们需要了解其涉水深度。根据官方数据,奔驰G级的安全涉水深度为500毫米。尽管这一深度相比其他一些越野车型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越野性能不佳。 奔驰G63在设计上采用了多种措施,以确保其在涉水时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