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醉驾问题,很多人存在疑问:一旦被人民法院判决,是否可以推迟服刑呢?答案是不可以。一旦判决书产生法律效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变更。判决书中有明确的执行期限,不能随意推迟。如果醉酒驾驶被判入刑,根据危害情节的不同,刑期也会有所不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将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如果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将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同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因此,如果被判处醉驾,必须按照判决书规定的期限执行,不得推迟。否则,将会面临更严重的处罚。如果对判决有异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申诉,但不能以推迟服刑为由逃避责任。提醒大家,醉驾不仅危害自身安全,也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要遵守交通法规,切勿酒后驾车。
醉驾行为在道路交通中,是一种极其危险且严重的违法行为。根据法律规定,醉驾的判定依据是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当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时,即被视为醉酒驾车。 一旦被判定为醉驾,将面临严格的法律制裁。首先,驾驶证会被吊
在酒驾处罚中确实会记录酒精度。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处罚规定: 1、如果血液酒精含量达到150毫克/100毫升,则属于醉驾范畴。根据相关法律,醉驾者将面临2个月左右的拘役,并被处以数千元的罚金。如果没有无证驾驶、酒驾前科等从重处罚的情节,可能会判
并不是真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之一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以拘役,并处罚金。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