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期限

首先,交通事故致人伤残或死亡的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而交通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的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如果有同时涉及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情况,将分别计算诉讼时效。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的计算并不从事故发生之日起,而是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一直在向侵权人主张权利,诉讼时效就不会开始计算。

其次,涉及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诉讼时效为一年。没有调解的情况下,从医疗终结或者伤残的第二天起计算。如果医疗终结或者伤残后双方参加调解,从调解结束的第二天起计算。

而如果没有人身伤害,诉讼时效为两年。值得注意的是,自2004年7月1日起,交通事故可以不经调解直接起诉。

关于交通事故赔偿的主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对事故后果负直接责任的驾驶员,驾驶员本人是车主,由驾驶员负责赔偿。

2. 驾驶人不是机动车所有人,但在办私事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暂时无力支付赔偿,由机动车所有人负责暂时代其支付赔偿。

3.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死亡或者重伤,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应当赔偿对方10%的损失。

4. 驾驶人在执行职务时发生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由驾驶人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所有人承担赔偿责任。如果驾驶人因违法驾驶造成事故,一般只承担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不承担赔偿责任。

赔偿责任由驾驶人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所有人承担,但道路交通事故是因驾驶人违章驾驶造成的。在约定赔偿后,单位或者机动车所有人可以向驾驶人追偿部分或者全部费用。

5. 机动车转卖后未过户的,必须通过汽车交易市场办理机动车所有权转移,车主或者车辆所属单位应当及时到当地车辆管理机关办理转移登记手续。否则,交通事故责任人应与机动车所有人或者车辆所属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最后,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遵循以下原则:

1. 直接补偿原则。在这种情况下,机动车驾驶人是事故的直接生产者,也是权利义务的直接承担者。

2. 预付款原则。如果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应采取预付款的方式进行赔偿。

为了确保赔偿期限的计算准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诉讼时效不从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而是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2. 对于人身伤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民法通则》规定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伤害需要治疗,应从治疗结束算起。如果当时找不到伤情,应从发现伤情的当天算起。当然,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后来发现的伤是交通事故造成的。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期限的相关规定。请注意,这些规定是为了确保当事人能够及时获得赔偿,同时保护当事人的权益。在涉及交通事故赔偿时,应仔细了解并遵守这些规定。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