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肇事逃逸案能和解吗?

肇事逃逸案立案后能否结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大家的时间都特别宝贵,一般都不愿意打官司。毕竟会浪费时间,但是有些案子能和解吗?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交通事故立案后能否索赔。

发生交通事故后会受到哪些处罚?根据法律规定,肇事逃逸案件立案后,民事部分可以和解,但刑事和行政处罚不能和解。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此外,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是行政处罚,不会因为案件的撤销而撤销。无论民事部分如何赔偿,仍然会受到吊销驾驶证、终身禁止驾驶的行政处罚。

肇事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行为人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

因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无责任而离开现场、报案后未尽到现场等待处理义务、离开事故现场后弃车返回等八种情形,将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由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但有证据证明对方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查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时,驾驶人主动投案并与受害人及其家属达成赔偿协议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事故损失处理后果。

如果双方以小事故解决纠纷,交警会被追究责任吗?根据法律规定,交通事故造成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

违法行为人积极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取得被侵权人谅解的,可以减轻或者不减轻处罚。具体依据为《刑法》第九十九条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