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结构是?

2024-04-13 21:08 发布

一、继电器(relay)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1.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当线圈两端加上电压时,线圈中就会流过电流,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作用下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种吸合、释放的过程可以达到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2. 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等组成,无需线圈励磁,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

3. 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它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可能损坏继电器的触点。

二、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

1. 额定工作电压: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

2. 直流电阻: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3. 吸合电流: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以确保继电器稳定工作。

4. 释放电流: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后,逐渐降低供电电压,当继电器再次发生释放时,记下此时的电压和电流。

三、继电器测试

1. 测触点电阻: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阻,其阻值应为0;而常开触点与动点的阻值就为无穷大。

2. 测线圈电阻:可用万能表R×10Ω档测量继电器线圈的阻值,以判断线圈是否存在开路现象。

四、继电器的电符号和触点形式

继电器线圈在电路中用一个长方框表示,若继电器有两个线圈,则画两个并列的长方框。继电器的触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直接画在长方框一侧,另一种按照电路连接的需要,把各个触点分别画到各自的控制电路中,通常在同一继电器的触点与线圈旁标注相同文字符号,并将触点组编号,以示区别。继电器的触点有三种基本形式:

1. 动合型(H型):线圈不通电时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