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高速公路中,沥青面层的厚度差异很大,从10厘米到32厘米不等。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的合理厚度应在12~18厘米之间,但实际采用的厚度也有很多更厚的。例如,16厘米厚的面层可能会更合适。壳牌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指出,沥青路面的厚度取决于允许产生裂缝的程度,通常在15~25厘米之间。对于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层厚度应不小于7厘米,而三级公路采用的沥青混合料层厚度应不小于3厘米。这些厚度的选择应根据道路交通量的大小等因素进行合理沥青层厚度的选择。对于新建、改建的农村公路,路面基层应采用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碎石等半刚性材料,其厚度不应小于16厘米。而新建的农村公路路面底基层应采用水泥稳定粒料(土)、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石灰稳定粒料(土)、石灰工业废渣、填隙碎石等或其它适宜的当地材料铺筑。在三级公路上,基层应采用水稳砂砾,厚度为20厘米,而面层应采用沥青碎石+沥青混凝土,厚度为10厘米。此外,沥青表面处治也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可以改善路面行车条件,承担行车磨耗及大气作用,延长路面使用年限。其厚度可大于3厘米。在计算路面厚度时,其强度一般不计。沥青表面处治一般用于三级公路,也可用作沥青路面的磨耗层、防滑层。
对于沥青面层的厚度选择,需要考虑到交通量、路面结构、道路等级等因素。一般来说,高速公路的沥青面层厚度会比二级和三级公路的更厚。同时,不同类型的公路对于厚度的要求也不同。例如,二级公路的沥青混凝土层厚度应不小于7厘米,而三级公路的沥青混合料层厚度应不小于3厘米。此外,在农村公路的建设中,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对于沥青表面处治,其厚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其强度一般不计。总之,对于沥青面层的厚度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道路的安全、舒适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