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根据乘联会的数据,乘用车零售销量前十榜单中,上汽大众同比18.7%的负增长,不可谓不醒目,也是榜单中唯一一家两位数速度下滑的车企,而仅有的两家负增长品牌中,另外一家是一汽・大众,-1.7%,似乎还在可控范围,但大众的颓势还是显露出了端倪。
面对如此失速下滑,上汽大众似乎并未能真的从自身去反省查找原因,大众途观L与“颗粒捕捉器”再次成为网络热搜。
根据 汽车 消费投诉平台收到的反馈,上百名上汽大众途观L车主和一汽大众探岳车主投诉,车辆颗粒捕捉器发生了堵塞,导致油耗大幅升高、动力减弱、同时伴有发动机噪音加大。目前,一汽大众厂家已经给出回应,表示会积极研究解决办法,针对出现的问题持续跟进。而上汽大众,暂时还未有相关反馈。
实际上,这也并不是最近几个月才有的现象,只是国六标准排放实施一段时间后,问题开始集中表现出来,特别是大众车型的问题尤其普遍严重了一些。而考虑到上汽大众途观L每月一万余台的销量,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不采用积极的解决办法,问题车辆势必会呈现逐渐增多趋势。
那么,对于购车者来说,颗粒捕捉器究竟是什么?工作原理如何?问题解决的出路在哪?
颗粒捕捉器,又称GPF(Gasoline Particulate Filter),是一种安装在汽油发动机排放系统中的陶瓷过滤器,用来过滤微小固体排放物。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捕集废气中的微粒物,从而减少其进入大气,保护环境。但是,随着国六标准的实施,颗粒捕捉器的问题开始集中爆发,堵塞问题让车主们苦恼不已。有一位网友对此装置的形容十分形象,他说如果把国1 国5排放标准比喻成我们疫情期间佩戴的蓝色无纺布口罩的话,那国6b就相当于给我们每个人都永久扣上了一个充满窒息感的防毒面具。
可以说,目前我国实行的国6b标准,比当下欧洲实行的欧6d标准还要严苛,核心指标中,一氧化碳排放方面直接减半,从1000mg/km降低到500mg/km。挥发性有机物的非甲烷氢和氮氧化物分别从68mg/km、60mg/km统一降低到35mg/km。以上这些,如果说还可以通过提高三元催化器的性能来实现的话,那么最后一个指标细颗粒物重量,从4.5mg/km降到3.0mg/km,对于车企来说,就是个挑战了,这里面就包含最重要的PM2.5。
那么接下来大家不禁要问,为什么上汽大众反馈会如此强烈,盖过了其它产品。一是人为因素不可忽略,上汽大众对于问题一向的保持沉默的态度,让事件本身更易发酵,一汽大众目前给出的解决办法是更换GPF或者多跑跑高速,再或者严格加注98号汽油和相应的机油进行缓解,当然,没有人会为贵出的保养成本买单。而其它品牌不可避免的会有此问题,但在安装之初,大多也考虑到了定期清理的问题,所以基本就被消灭在了萌芽里。再者,大众问题尤为突出,与其动力本身设计的特点或许也脱不开干系。
颗粒捕捉器堵塞的原因之一,与长时间怠速或低速通勤行驶有关,但事实上,大众七速DSG双离合器变速箱出现的抖动,也是由于长时间低速驾驶的工况。而这些问题的核心,又指向大众的缸内直喷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这一技术是否与当下的驾驶环境要求有了不匹配的弊端?这里需要画个疑问。
再者,在国六b标准实施比较仓促的情况下,当时很多“假国六”盛行,也就是通过调高发动机ECU来改变燃烧参数达到排放要求的目的,弊端也显而易见,会导致油耗上升,动力下降,当时大众多采取这个技术路径。
而像天籁、通用等则采取了正向研发,从发动机本身技术性能上去适应国六排放标准,比如上汽通用的第八代Ecotec发动机系列,就是针对国六等堪称全球最严苛排放标准开发而来的产物。其ATM主动热管理系统、35MPa高压直喷系统、智能主动电控碳罐泵等等技术的加入,从根源降低排放物的诞生,并使得动力不受影响甚至表现更好。
时间是检验产品的最好尺度,今日大众问题的爆发,实际也很直接的说明了一个问题,谁在新规定面前,节约研发成本或者说减少改动带来的损失,而选择打补丁的临时之举,谁是从根本上进行投入寻求技术突破,便一目了然。
车辆环保等级是指车辆的环保标准,主要衡量车辆排放尾气带来环境污染的程度。目前我国车辆环保级别共有六个等级,分别是国一、国二、国三、国四、国五和国六。这些标准分别对应不同的污染物排放限制,目的是为了逐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现在国家越来越
区分汽车的国2、国3、国4、国5和国6排放标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排放标准阶段是区分的关键。国二标准在国一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制。而国三标准进一步限制了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以及PM细颗粒物的排放。国四
玉柴国六160马力发动机在重载运输方面表现优异,其强劲的动力输出能够满足大部分重载运输需求。它不仅具备出色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在油耗、排放、寿命和噪音控制方面表现出色。 首先,玉柴国六160马力发动机在油耗方面表现出色,其低油耗设计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