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为什么定期更换制动液

2023-12-06 13:37 发布

定期更换制动液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使用时间长了,制动泵里的皮碗以及活塞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导致制动液变得浑浊,削弱制动效果。此外,制动液具有很强的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湿气,从而对制动活塞造成较深的腐蚀,使制动力大大减弱,制动距离延长,甚至失效。制动液吸水后还会导致沸点降低,影响制动器压力,进而影响制动效果,使行车存在安全隐患。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建议定期更换制动液。

一般来说,制动液的更换周期为2年或4万公里,但在实际使用中,我们还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环境进行定期检查,以确定制动液是否发生氧化、变质等问题。

如果车主自己判断制动液是否出现问题,可以从刹车感触入手。当车辆正常行驶到时速40公里以上时,猛踩刹车,如果刹车间隔明显变长,就预示着该更换制动液了(在排除轮胎、刹车片等问题后)。另外,如果刹车力忽轻忽重,当制动液变质,水含量超过2.5%,频繁刹车产生高温使制动液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导致刹车力不稳定。最后,如果刹车踏板踩下去会发软,即使踩到底也会感觉软绵绵的,并且没有弹性,也是制动液变质的表现。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