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氧传感器作用原理

2024-04-28 15:44 发布

氧传感器在汽车中扮演着关键的反馈传感器角色,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降低汽车对环境污染、提高发动机燃油燃烧质量的重要零件。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氧化锆元素在高温和铂催化下,产生电位差,从而根据氧传感器的电压信号调整空燃比。

然而,一旦氧传感器出现故障,将导致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电脑无法获取排气管中氧浓度的信息,进而影响发动机油耗和排放,甚至出现怠速不稳、缺火、喘振等故障现象。

因此,及时排除故障或更换氧传感器是必要的。

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电池相似,传感器中的氧化锆元素起类似电解液的作用。在高温和铂催化下,利用氧化锆内外两侧的氧浓度差产生电位差,浓度差越大,电位差越大。

当氧气与混合气燃烧后生成的废气相遇时,氧传感器上的氧气被消耗殆尽,产生电压差,浓混合气输出电压接近1V,稀混合气接近0V。氧传感器约在800℃时对混合气的变化反应最快。

常见的氧传感器故障有中毒故障和陶瓷碎裂。中毒故障通常是由于使用含铅汽油或润滑油中的硅化合物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硅,阻碍氧离子的扩散,使氧传感器失效。

此时,使用质量好的燃油和润滑油,以及正确选用和安装橡胶垫圈是必要的。另外,陶瓷碎裂会导致氧传感器失效,因此在处理时要特别小心。

除了这些常见故障外,氧传感器还可能出现阻丝烧断等问题。对于加热型氧传感器,如果加热器电阻丝烧蚀,将导致传感器无法达到正常工作温度而失去作用。

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氧传感器,以确保其正常工作,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减少排放污染。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