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机油乳化的原因和后果

机油乳化的原因和后果:

机油乳化是指机油中的水分与机油混合,形成乳状液体。机油乳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发动机长时间低温运行。当发动机长时间在低温状态下运行时,无法达到工作温度,导致机油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引起机油乳化现象。

2. 机油散热器内部腐蚀。机油散热器内部的油道和水道相通,如果防冻液和机油混合,就会导致机油乳化。

3. 气缸垫损坏。气缸垫位于缸盖和缸体的结合处,连接有水道、气道和油道。如果气缸垫损坏,防冻液就会进入油道,从而导致机油乳化。

4. 气缸壁出现裂纹。缸壁周围设计有散热水道,如果气缸壁产生裂纹,防冻液就会进入气缸,然后流入油底壳造成机油乳化。

5. 机油长时间未更换。机油长时间使用后会变质,进而导致机油乳化。

机油乳化会导致以下后果:

机油乳化会使机油的润滑、散热、防腐等功能下降,从而加重发动机各零部件之间的磨损。轻则造成发动机高温,重则可能造成拉缸、抱轴等现象,从而需要进行大修发动机。因此,在平常的用车过程中,我们需要勤加对机油的检查,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为了避免机油乳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改变驾驶习惯。多跑长途,减少短距离行驶次数,让发动机能够达到工作温度。

2. 选择质量更高的机油产品。选择适合自己车辆的机油,可以减少机油乳化的风险。

3. 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下,汽车最好热车一段时间,再进行使用。这样可以让发动机达到工作温度,减少机油乳化的可能性。

4. 增加保养次数,缩短保养频率。定期更换机油,可以避免机油长时间使用后变质,从而减少机油乳化的风险。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