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汽车爆炸一般是什么原因

汽车爆炸一般是什么原因?

汽车爆炸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包括油路、线路老化引发自燃,放易燃易爆物品引发自燃,长时间驾驶诱发自燃,违规改装车辆诱发自燃,汽车底盘易燃物引发自燃,以及发动机积碳过多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车辆自燃,给驾驶人和乘客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1. 油路、线路老化引发自燃

发动机舱是车辆各类电源线路集中区域,发动机工作时,机舱内温度很高,长时间在高温状态下工作容易使车内电线线路的绝缘层软化、老化、裂损,导致线路漏电短路起火。如果车辆长期未检修,车辆的油管线路逐渐老化,甚至破损,容易出现渗油、漏油情况,渗漏出的燃油一旦碰到发动机舱内的高温部件,极易产生明火引发车辆自燃。因此,驾驶人要时常对油路、线路进行常规检测,观察各种电源线路、油管线路是否存在软化破损或松动虚接现象,或是某些零件上是否有油渍渗出,如果有,一定要及时进行修补。另外,驾驶人也要时刻注意机舱内味道是否异常,如有异常,要及时到4S店或修理厂对车辆进行全面的维修、保养,避免因油路、线路老化而引发自燃。

2. 放易燃易爆物品引发自燃

日常生活中,不少驾驶人会在车内放置打火机、香水、碳酸饮料等,这些也是诱发车辆自燃的危险品。因为在阳光的暴晒下,车内的气温可能达到四五十摄氏度,打火机、香水等物品很容易起火或爆炸,从而引发车辆自燃。因此,不要在车内放置打火机、可乐、香水、汽油等易燃易爆品,避免车辆自燃的风险。

3. 长时间驾驶诱发自燃

夏季若长时间驾驶,发动机在高负荷、长时间运转的情况下,发动机舱内的温度会快速升高,加之发动机舱相对密闭,热量不容易散出,容易导致线路软化,甚至是脱落。过高的温度也会加速零部件老化,增加车辆自燃的隐患。因此,夏季高温驾车出行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驾驶,要让车辆得到适当的“休息”,降低自燃事故发生概率。

4. 违规改装车辆诱发自燃

不少驾驶人喜欢私自改装车辆,在改装过程中,汽车的电路、油路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不符合规范标准的非法改装,会导致改装车辆在电路、油路等方面存在极大安全风险,容易发生自燃。因此,不要私自或非法加装、改装车辆的电路、油路等,避免出现车辆电路过载或短路等可能引起车辆自燃的情况。

5. 汽车底盘易燃物引发自燃

驾驶人在路边怠速等人时,车底下的排气管最高温度会高于800℃。如果停车的地面上有干草、树叶、纸屑等易燃物品,在长时间烘烤下就会着火,从而把车点着。因此,车底有草、树叶、纸屑等易燃物,车辆很容易被点燃。驾驶人应将车停放在停车场等无杂物路面,并且,停车后要有意识地检查汽车底盘,确认车下无易燃物再停放,谨防车辆自燃。

6. 发动机积碳过多

汽车的发动机中积碳过多会造成汽车的爆炸,因为积碳的蓄热和不导热性使可燃混合气提前燃,所以,定期的要清洗发动机,查看积碳是否过剩,及早发现,从根源解决危险。驾驶人要将车停放在停车场等无杂物路面,并且,停车后要有意识地检查汽车底盘,确认车下无易燃物再停放,谨防车辆自燃。

在遇到汽车自燃的情况下,驾驶人应该冷静应对,第一时间熄火断电,迅速离开车厢到安全的位置,并拨打119寻求帮助。如果火势较小、可控制,可以先自行查看火情,拿车载灭火器灭火,以减少损失。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