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交通事故车速鉴定准吗

2024-05-13 11:38 发布

交通事故车速鉴定的准确性是不容置疑的。

交通事故车速鉴定是由专业的鉴定部门根据刹车印和撞击力度造成的损害进行综合判定。交警部门或者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会进行痕迹鉴定,这样所产生的报告才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交警无法做出车速鉴定报告,需要到当地的鉴定机构申请鉴定,不同省份的情况也不同。如果对交通事故评定有异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如果车速鉴定结果影响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可以在能够提供相关车速证明的证据的情况下,向交警队提出申请复议。最终的鉴定结论仍由交警部门作出。

2. 如果车速鉴定结果对事故认定影响不大,建议不必过于纠结车速鉴定的结果。

3. 可以在事故认定书签收之日起三日内向上级机关提出复核申请,也可以在诉讼中向法院申请调取交通事故勘验笔录、检验报告,对其中的鉴定有异议,可以申请法院重新鉴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包括以下内容:

1. 伤残级别鉴定: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是根据伤残的严重程度来判定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不同的对象不同事由导致的伤残适用不同的伤残鉴定标准。

2. 后续治疗费鉴定:通常是指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损伤治疗后而遗留的功能障碍需要再次治疗的费用或伤情未恢复需要二次治疗的费用。

3. 护理级别鉴定:交通事故在造成了人员受伤之后,需要对受伤的人做出相应的救治,而有的时候可能因为事故而导致伤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4. 误工损失日鉴定:从交通事故发生的当日开始计算,至医院建议的休养期结束,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