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肇事逃逸如何认定和处罚

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故意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当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并报警。如果当事人未按照上述规定采取相应措施而离开现场,就构成了肇事逃逸。

对于肇事逃逸行为,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包括:

1. 罚款:肇事逃逸的驾驶人将被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

2. 吊销驾驶证:如果因肇事逃逸而被吊销驾驶证,两年内将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逸行

3. 刑事责任:如果肇事逃逸行为导致他人重伤或死亡,驾驶人可能触犯交通肇事罪,将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需要注意的是,肇事逃逸行为的处罚不仅针对驾驶人,还包括其他涉及肇事逃逸的交通参与者,如乘客、行人等。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